第202章 马蹄屯登上《龙国日报》,除夕的意外惊喜(3 / 3)
不过年了,直接找辆车回马蹄屯把养鹿厂给拆了。
但要是赞赏的话。
那办养鹿厂的事情几乎就稳了。
“没有批评也没有赞赏,文章的主题是探索具有龙国特色的乡村市场经济,举的例子大多是大熊国农民可以自由出售农产品的例子,中间提到马蹄屯生产队实验性地搞了养鹿厂。”
不夸奖也不批评。
那就说明这个事情已经引起重视了。
但养鹿厂能提供给上面的信息太少,没有人能确定赵全军这么做是好是坏。
“我懂了!大老板不愧是大老板,四九城在提醒我啊,谢谢你苏叔叔!”
赵全军恍然大悟,他知道上面是什么意思了。
养鹿厂才刚刚建立,没有摸索出一套帮社员致富的路子。
养鹿厂养的鹿宰杀了,拿去卖掉,就真的比种地好么?
马蹄屯有一两百号人。
可养鹿厂只有几十头梅花鹿,靠着这些梅花鹿慢慢生崽卖钱,乡亲们不如回去种地呢。
赵全军觉得这么干能赚钱,但是他知道几年后,梅花鹿的价值会飙升,而且养殖梅花鹿还能带动旅游业。
可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。
远水救不了近火。
《龙国日报》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看到开养鹿厂的赚钱方式,而且还不能画大饼。
举例大熊国农民拿农产品到农贸市场售卖,也是为了提醒赵全军,必须要让农民看到眼前就能看到的利益。
毕竟大熊国的农民卖东西,那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。
“啥啊,你就懂了,我怎么没看懂呢。”
苏亮这政治觉悟属实是有些低了,但这也不怪他,他不懂经济,自然看不懂这个社论。
“苏叔叔,反正还是谢谢你,回头我再带你去打猎。”
赵全军把苏亮的电话给挂掉,想了想,怎么才能把梅花鹿制品给卖出去。
不过现实容不得他思考。
这电话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打来。
但没有人跟赵全军提《龙国日报》的事情,他们都是来给赵全军说‘过年好’这三个字的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