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七章 史无前例的撑腰,光速滑跪的《楠方》(5 / 11)

加入书签

方及公智有序地战略性撤退,宣告新年第一次舆论攻势的搁浅。

    为什么屡屡重复这样的套路?它们的行为逻辑其实很简单:

    赚钱境外基金会和其他问界在国内竞争对手的钱和资源,但代价是每一次的“无理取闹”都将丧失自身的新闻公正立场。

    但颇为狡猾的是,无论楠方还是公智还是懂得可持续发展的。

    在做这些大生意之前,也会用很多惠而不费的真实新闻与现实关切,给自己树立口碑、吸引用户。

    而这些,不过是他们用以抵消虚假新闻目的的消耗品罢了。

    只要不塌、或者哪怕是小小塌方,公开处理一些太过分的编辑或者实习记者就是,轻轻罚酒三杯揭过。

    如此循环往复,屡试不爽。

    只不过这帮鼓噪者在退潮的同时,没想到这一次的出刀迎来了核武级别的正面回应!

    2010年2月8号上午,政务院领导出席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”并作重要讲话。

    他指出,电影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,必须坚持正确导向,提升创作质量,加快工业化进程。

    会议间隙,在谈及近期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态势时,他特意以路宽同志为例,进行了亲切而有力的点评。

    他说道:

    “路宽同志这样的电影人,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。他不仅艺术上有追求,拿了国际大奖为国争光,更难能可贵的是有强烈的产业报国情怀。”

    “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不是为了照搬照抄,而是为了消化吸收,为我们自己电影工业的现代化打基础。像他这样既懂艺术、又懂技术,还能着眼全球市场思考中国文化出路的复合型人才,正是我们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急需的。”

    “对于这样的艺术家、企业家,各级部门都要给予合法、合规的大力支持,要为他们心无旁骛搞创作、脚踏实地干事业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。”

    惊!

    新闻简讯十点发出的,上午十点十分,楠方报业集团董事长杨峰的办公室电话骤然响起。

    还不明所以的老杨还准备跟秘书寒暄两句,没想到听筒另一头传来粤领导冰冷而简短的声音:“马上到审里来一趟。”

    “是!马上到!”

    老杨心里一顿,一边西装革履地出门,一边在车上通过办公室主任传递来的信息搞清了事情原委。

    这次真大条了。

    下面人做事他一向不会在具体事务上指手画脚,新闻就是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