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七章 《请回答,1982》(6 / 12)

加入书签

成果。

    但2009年当下初步“安内”成功的穿越者,和已经开始配合他实现艰巨任务的爱国女作家,这才刚刚启程,但已颇具默契。

    这一晚他和张纯如在书房聊了很多,一直到给他们泡茶的刘伊妃昏昏欲睡,这才作罢。

    4号上午,刘晓丽在家带孩子,路宽和刘伊妃以带张纯如再游金陵、和考察片场布景的《金陵十三钗》剧组为借口,来到了半程竣工的牛首山曾文秀墓地。

    5月刘伊妃产子产女之后就一直在坐月子,后来又遭逢连想混改大战,一直到临行前,两人才找到机会来祭拜先慈。

    中国人有个传统,离家远行前要拜别父母,若父母仙逝,则要洒扫祭拜。

    因为在农业社会和古代社会,远行即意味着要脱离父母家族的庇佑,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,归家遥遥无期,甚至可能是此生诀别。

    这是孝道的延续,也是寻求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。

    路宽夫妻沿着青石阶缓步上行,半山腰处,曾文秀的墓园已初具规模,三层植被隔离带如绿色帷帐环绕墓区:

    外层带刺枸骨与紫竹交织成天然屏障,中层女贞与香樟的树冠连绵成三米高的绿墙,内层萱草与白菊簇拥着中央的汉白玉碑。

    施工中的灌溉系统沿地形蜿蜒,水雾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虹光,如果不是工作人员指引,后期一个保护基地的路牌就可以隔绝外人,也不会有人冒着针刺植被翻越闯入。

    “金陵冬天湿冷,这里我让他们给水管加装了防冻,不然会破坏植被层次,达不到最好的隐藏效果。”

    刘伊妃抱着丈夫的胳膊邀功:“怎么样?即便现在还是半成品,看起来还不错吧?”

    “好,太好。”路宽心里熨帖得很,在妻子额头印了一记,旋即开始不疾不徐地给母亲祭扫。

    半晌,两人磕了头,才一左一右地坐在曾文秀边上。

    男子掏出一沓照片,都是昨晚选了好久决定今天带来给母亲看的一家四口:

    “妈,这是呦呦,你大孙女。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,听茜茜说听到国庆的军乐都竖起耳朵听,聪明得很。别看她看着文静,真倔起来谁都拗不过她,有一次不喝奶瓶非要妈妈喂,嚎了好一阵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你孙子铁蛋,大名路平,能吃能睡能拉,应该是所有老太太的梦中情孙了,我现在就怕他以后长太高太壮,看起来跟个傻大个一样。你好好看看他们,下一次再看到就要成大孩子了。”

    刘伊妃看着丈夫眉宇间舒展着温柔,像是晨雾笼罩的湖面,既明亮又朦胧。

    “两个小崽子现在还看不出像谁,不过俩人一边一个酒窝,都是遗传茜茜的,鼻梁都比其他婴儿要高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