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四章 调母老虎离山(二合一为他朝若是同淋雪糕加更)(3 / 18)

加入书签

下的奥运创意小组,也越发进入到了工作的深水区,此前不断提出、推翻、再改良的节目纷纷扰扰,还涌现出很多新的问题,令人焦头烂额。

    奥运大厦办公室内,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正在用三台高清摄像机,记录着“热火朝天”的奥运创意小组的讨论会。

    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之梦,定然是要从申奥之前的筚路蓝缕就开始积累素材的,一直拍到残奥会闭幕。

    导演顾筠站在摄像机后,这位1991年毕业于北电的纪录片导演,作为奥运历史第二位女性导演,在奥组委的委托下,承担起了奥运题材的纪录片拍摄任务。

    纪录片名叫《筑梦2008》,影片全部采用超16MM电影胶片画幅,以北平奥运会为背景,通过七年的跟踪拍摄,已经积累了近1000小时的素材。

    当然,纪录片的精华还是要从今年3月24号奥运圣火在雅典点燃,开始在五大洲传递的那一天算起。

    今天他们要拍摄的,就是路宽和张一谋领衔的奥运开闭幕式创意小组,简单而不简约的一天。

    4月17号中午,顾筠正在指挥现场的布光。

    纪录片的布光大多以自然光为主,有时候穿插着重点人物的访谈,会特意搭景布光。

    自觉万事俱备,顾筠准备从门外往里走一遍试试镜头效果,迎面正好遇上奥运创意小组团队午膳归来。

    “路导、张导,你们回来啦?今天要打扰你们了。”

    路老板笑道:“学姐吃饭没?要不要让楼底食堂给大伙送点儿上来?”

    “不用不用,还有别叫我学姐,我哪儿担得起啊!”顾筠今年40岁左右,不过保养得当,看起来不像风吹日晒的导演。

    张一谋、路宽、顾筠三人同是校友,又一同为奥运会服务,彼此关系比较熟稔。

    老谋子调侃:“顾筠,小路特意拍你马屁,想叫你待会儿多给他一点镜头,你没听懂!”

    顾筠性格也很活泼:“是吧,那我愚钝了,不过领导也交待了,要多展现我们为奥运事业奋斗的青年人的风貌。”

    “昨天我去采访封闭训练的刘翔,他还比较腼腆呢,不像路导年纪轻轻都登上过世界各种重要舞台了。”

    马文端着咖啡进屋,这种场合少不了她:“顾姐,少拍点路导,他太帅了,人家看你的纪录片就不看内容了。”

    半晌又自夸了一句:“我也是,我也少拍哈!”

    “咦~~~”张继钢等人笑着起哄,顾筠在路宽和张一谋面前姿态还是摆得比较低。

    “两位大导演要不给我们指导一下机位、构图什么的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