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章 最长的电影(8 / 11)

加入书签

的柏林影展狂欢,翻来覆去竟然百分之七十都在讲刘伊妃,这流量殊为可怕。

    不过也是因为电影在内地还没有公映,大家对内容没有评论的素材;

    而天才导演拿金熊也不是第一次了,换个角度看,他的欧洲三大和奥斯卡的全成就,只不过在某个奖杯后面添了一笔,似乎不值得大书特书。

    但小刘就不同了,这种成长速度也就爽文里能看得到,内娱哪家公司不不眼馋?

    上一世2008年的刘伊妃和华艺闹地不大愉快,这一世的她如果说想签约华艺,毫无疑问是签字费随便要,股份也可以商榷着给的实力对比。

    毕竟有了她,就有了这么多狂热的粉丝群体和为影视作品赋能的额外价值。

    小情侣在床上继续翻页,《环球时报》的老胡又来蹭了,只不过他是跟《楠方》对着干,这一次立场算是明确一些。

    就是比较煽情,把读者搞得七上八下的,不知目的何在。

    【路宽用6000万美元的投资作锤,以张纯如的钢笔为凿,在好莱坞筑起的文化高墙上轰然劈开裂缝。这哪里是什么电影?这是西方历史霸权的宣战书!当摩尔饰演的魏特琳在安全区张开双臂时,当汉克斯扮演的拉贝举起染血的袖章时,全世界都看清了,他们在精心编织的文明叙事里,藏着多少刻意遗忘的尸骸!】

    上一次收购奈飞成功就被成功蹭了一波,这招看来使得挺舒服,反正出了风头被针对的不是他。

    他就是个啦啦队,只拉流量,不拉仇恨。

    不过有时候还真的就需要这种起哄的家伙,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,在旁边帮个腔壮个声势总是好的。

    小情侣在床上聊天打闹,哈维的一则信息发了过来。

    刘伊妃探头笑道:“这回是真花钱了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不花钱不行啊,就算花了钱,我们也才算站在同一起跑线。”

    俩人说话跟谜语似的,其实讲的是奥斯卡的最后公关,借着柏林这股东风,看能不能给犹太老白男评委们一点闪电战震撼。

    奥斯卡最后投票截止一般都在一周以内,正常是五六天左右,除非有例外,譬如2025年因为洛杉矶的山火。

    路老板点开外网,侧头跟怀里的刘伊妃调侃:“看看这钱花得怎么样,如果写得不好我要投诉他们。”

    《纽约客》记者安东尼·莱恩撰文,他本身也是其他风向标奖的投票记者:

    【当刘伊妃凝视镜头时,她让历史有了温度。不同于传统战争片的宏大叙事,《历史的天空》以张纯如的微观视角切入,用学者的笔记本代替枪炮,用图书馆的尘埃代替硝烟。刘伊妃的表演充满‘学者型演员’的特质——她显然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