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章 春光乍泄(6 / 15)

加入书签

全控股奈飞,否则他会听你一个中国人指手画脚吗?”

    百事达和奈飞作为美国前二的DVD租赁巨头,在2006年的竞争态势达到了白热化。

    奈飞走的是线上订阅,线下不设门店,9.99美元/月的不限量邮寄,每次1张碟,看完会有邮政人员上门收碟,客户可以继续下单。

    哈斯廷斯的这一招直接摧毁了重资产的百事达,后者大多数租赁业务场景还是线下。

    但百事达的总裁安条克也给出了凌厉的反击,他推出了Total Access计划,即用户可以门店归还,再线上配送。

    由于百事达在全美有4500家门店,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它们的身影。

    这招一出,相对于奈飞的邮寄服务,似乎又多了几分优势。

    类似后世的网络购物,百事达我可以下楼就租碟回家观影,但奈飞需要等待邮寄。

    但百事达由于重资产运营,它对客户的逾期费用收取较高,达到了每天2美元,而单碟的租赁也不过4美元左右。

    这是致命缺陷,却因为数量庞大的门店和运营成本不得不收取。

    基于这样的竞争背景,小刘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:“百事达的安条克已经开始推行这种全方位租赁的模式,我认为百事达的估值会有反弹,现在是你入股的良机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入股和控股的方式,以及后续怎么布局你所说的流媒体去对抗奈飞,我脑子里还没有太多的概念,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和案例。”

    路老板耐心地听完的她的阐述,基本逻辑是对的。

    只不过由于对自己的人脉资源还不够了解,除了25亿的现金外不知道还有哪些武器可用。

    “你的基本思路没太大问题,不过思维还是太片面,缺乏对全局的通盘考虑。”

    小刘有些不服气:“我同你之间存在信息差,你好多事情都对我遮遮掩掩,叫我怎么通盘考虑?”

    “不要找理由,我就问你一个致命问题,如你所说20亿美元不到的资金收购百事达,质押股权或者利用剩下的5亿去维系门店运营和做流媒体的转型。”

    “百事达在全美有4500家门店,全球有7500家门店,你凭什么认为联邦的外国投资委员会能开绿灯?”

    “推特的问题已经同你讲过了,国家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是一直存在的,如果你是Bush,会这么轻易地放任一个中国人掌握这样敏感的资产?”

    “你应该理解,这样数量级的触达全美居住社区的门店,如果真的用来实现某些正智目的,将会多么可怕。”

    “再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