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七章 路宽:张校长,我要做校长!(5 / 14)

加入书签

bsp;   想要针对他搞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,是要注意国际影响的。

    这也是周军等人不希望他接《塘山大地震》的原因,这些都是养望的过程。

    路老板做最后的总结:

    “北电牵头,其他学校的联络请张校长以外教部教育司的名义接洽,我会请朴赞郁和北野武配合。”

    “资金方面,问界拟拿出首批3000万主投,对于在校期间的学生作品有全部权益,对于他们的毕业长片拥有领投权。”

    “师资方面,除了前述的成名导演外,我准备从香江的类型片导演、好莱坞的商业片导演中间进行邀请。”

    “最后,在教学程序方面,我准备效仿美国电影学院AFI,以实践为主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月的类型片理论课程,然后是影视项目的实践,从短片到长片,从拍摄、制作到剪辑全流程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,他的想法就是来源于始创于1967年的美国电影学院。

    田状状、张惠军等人都听得入神。

    从头到尾,事无巨细,这位青年导演已经从发起方、资金、教资、培养模式等方方面面做好了谋划。

    这样的跨国院校不是没有先例。

    但是能这样一件件落到实处,真正把产学研贯彻到底的,还真的得这样有商业头脑的导演来做。

    因为只有路宽这的人既懂导演专业和艺术,又懂商业运作和教学模式。

    况且从他和北野武、朴赞郁等人的关系来看;

    几部电影发行之后和韩国CJ娱乐、日子东宝株式会社的熟络程度来看;

    还有好莱坞那一摊子的人脉网络来看,这个发起者和筹建者的人选,非路宽莫属。

    但凡换一个人来都办不成这事儿。

    比他懂导演艺术的本就不多。

    即使有,也没他会做生意,提供不出这么多资金办学。

    比他有钱的,对这个行业有可能一窍不通,在实际的教学落地上必然是要大打折扣的。

    路老板是个懂事,主动谦虚道:“张校长,这个电影学院,还是您执牛耳吧?”

    “呵呵,我再不济,也不至于抢你小子的功劳啊!”

    张惠军有些欣慰于他没有得意忘形,还知道尊重自己这个老前辈。

    “我和其他几所大学的校长做个名誉院长就行,负责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