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九章 攻敌之必救(2 / 15)
;邹文怀同女儿对视了一眼,又转向路宽:“路生,会打桥牌吗?”
“会一些。”
“钟小姐会吗?”
“邹先生,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打过,但是仅仅是了解规则。”
邹文怀一拍大腿:“好!重衡,算你一个,玩几局。”
客随主便,路老板不明白他的用意,只能先答应下来。
桥牌起源于英国,和象棋、围棋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智力运动。
痴迷桥牌的名人很多,英国前首相丘吉尔、股神巴菲特都是狂热粉丝,我们的设计师爷爷也是一把好手。
这位曾经生活在受英国文化影响下的香江的邹文怀先生,也不例外。
邹家父女坐东西,问界两人坐南北,四人开始定约。
上了年纪的每天精神大多不佳,四人打着牌,邹文怀反倒比刚刚的话还要多。
“桥牌嘛,一个人13张牌,派完以后就成了定局,只能尽可能地去打到最好。”
路老板笑道:“我还是喜欢麻将,每一圈都有变数,一张牌就能改变命运。”
“呵呵,路生看来是个机会主义者嘛。”
“难怪能在这种环境下搏风击浪,打下偌大的基业。”
他看着二十岁露头的路老板,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风光。
邹文怀感叹道:“其实我这一生,也摸到过几张好牌。”
路宽知道他说的“好牌”是是谁。
李小龍、房龙、洪金保、许冠文。
这些香江影坛赫赫有名的人物,几乎全部是他发掘出来的。
有时候即使牌势不好,已成定局,邹文怀却总能闪转腾挪,出其不意地打蒙对手,搅动香江影坛的格局。
“赢墩了。”
邹文怀笑呵呵地放下牌,桥牌中四张为一墩,大者为赢墩。
“外面传我的风言风语很多,我都了解嘅。”
“说我同邵氏的恩怨,说我如何吝啬,苛待手下,特别是王晶。”
“路生,其实人活到了我这个岁数,很多东西都是看得开的,比如你和那位周先生的出价。”
他打了一个明手,继续道:“当年小龍回国,是先到邵氏去的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