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一章 时尚圈布局和“一家四口”的聚餐(4 / 16)

加入书签

;“国内之前都在抢黄金周,在抢贺岁档,但是现在情人节档也成为爱情青春电影的一个重要档期了,就是从这一次《失恋》开始。”

    《失恋》3月下画,总票房报收7000万露头,差一点竟然超过拿了戛纳评审团大奖的《小偷》,真是惊爆了业界的眼球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在审视路老板选择的这个情人节档的含金量。

    路宽回到刚刚居文沛的问题:“之所以提到这一点,我是想说明,商业电影是现在内地市场的主流趋势,而文艺片是小众和非主流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的小众和非主流不带有任何贬义,仅仅是对影片性质的概述,我本人也非常想在文艺片上有一番探索,这对于导演来说很正常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对于你提到的建议,我的建议就是做商业片,所有有能导演一起来给观众创作精彩的类型片!”

    居文沛疑惑:“这样不是会对文艺片造成挤压吗?它们还有生存的空间吗?”

    路老板笑道:“当然有。”

    “其实在去年的北电论坛中贾科长曾经问过我同样的问题,即怎么扶持和发展艺术电影,我没有正面回答。”

    “答案很简单,就拿霉国的艺术电影来讲。”

    “大家都只知道好莱坞,其实霉国电影的另一个中心在纽约,纽约就是霉国文艺片电影的大本营。”

    “在霉国,文艺片的补贴都来自好莱坞商业片,官方机构会从商业片的票房里提取一定的点数来补贴文艺片的票价、排片、宣传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大家可以看到,不但好莱坞的商业电影通杀全球市场,连欧洲三大的奖项也是霉国导演拿得最多。”

    居文沛会意:“您是说,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样的模式,用商业片养文艺片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,不过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,现在国内电影的商业电影体量如果是10亿,文艺片大概是5000万。”

    “那如果国内商业电影的体量到达100亿呢?文艺片不就是5亿了吗,那1000亿呢?”

    路老板笑着总结:“所以,如果让我给贾科长这些文艺片导演建议,我的建议就是你们都来做商业片,一起把内地电影的蛋糕做大,把观众忽悠进影院嘛!”

    记者们都笑,你这是代表官方在这儿招安梁山好汉呢?

    心浪娱乐等媒体的记者问题就相对娱乐化一些。

    韩璐:“伊妃,你昨晚在开幕式红毯上的礼服非常惊艳,能不能和我们介绍一下?”

    “哦,礼服的名称叫做国风竹韵,是导演的创意,玫瑰坊郭沛女士的作品。”

 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