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三章 7000万美元巨制!(5 / 10)
拿到电影全球票房和电视渠道利润的22%,还包含了录像带收入的分红。
这个协议看起来平平无奇,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霉国,录像带(后来是DVD)已经逐渐成为好莱坞电影公司最重要的摇钱树。
重要性甚至不亚于电影票房。
在好莱坞的分账体系中,录像带的分账被电影公司牢牢把持,即使有大咖主创们参与利润分配,总会被好莱坞六大复杂的会计体系隐藏住真实收入。
他们会把录像带收入的80%计提营销成本,用来支付生产、包装、仓储和发行运输等,用合规合法的办法只给导演、演员、编剧等分配者留下20%。
但是阿汤哥和派拉蒙签的这份合同的特殊之处就在于,他拿的是成本核算计提之前的22%!
换句话说,别的演员拿的是20%*10%,最终是2%的录像带利润分红。
他是22%,十倍多于前者。
派拉蒙也是六大之一,按理说不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。
这个合同的签订有一定的历史原因。
汤姆克鲁斯和派拉蒙的合作很早,在1996年第一部《碟中谍》上映前,北美的录像带收益还没有显著的增长。
派拉蒙为了少支付前者的片酬和他达成了协议,可谓丢了西瓜捡了芝麻。
也就是从这份协议开始,汤姆克鲁斯给好莱坞其他影星开了一扇新大门。
大家纷纷效仿,参与这种“后端利润”的分红。
但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,这样的协议除了几个顶咖是没办法获得六大的认可的。
《碟中谍1》他赚了7000万美元,在《碟中谍2》开拍前,他待价而沽,把22%提到了30%!
最后电影拍完,一算账,他一个男主角拿的利润比派拉蒙还要高!
高到什么程度?
他甚至很不好意思地自掏腰包,从分红里让了几个点作为支付给吴雨森的导演费。。。这部2000年在北美上映的电影让他豪赚9200万美元,但也引起了派拉蒙的极大不满。
到了2003年,北美市场的DVD销售的利润已经差不多是影院票房的2倍,派拉蒙彻底不干了。
现在双方就在闹别扭,已经差不多快谈崩了。
后世2006年,派拉蒙的大老板雷德斯通单方面宣布和阿汤哥中止合约。
但是后者转身就被米高梅收之麾下,让他负责曾经由卓别林创建的联艺电影公司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