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6章 大师,变化论(2 / 3)

加入书签

涌聚,接着尾盘潮头,作五心朝元之姿,整个流露出一种莫名道韵,目视其身,好似窥见海中无穷景象:飓风起处,水立成峰;涛声裂空,有闻雷震;海平如境,云水难辨。

    冷翠山此等真身之上,尽显水元之奥妙。

    季明等人只是简单的以目视之,便好像自身化于无量大海之内,水润之意宣布于周身,显然冷翠山这是在施展一种极为高明的传法之术。

    冷翠山独立虚空潮头,喝道:「诸位道友,此时不悟,更待何时?」

    季明坐立不动,阴神早已脱窍,化作一阵风,又变作一股尘,在冷翠山真身处绕了三匝,倏地一变,化作一股冷雾,落回了肉身之内,五行之水遁,自此一朝有悟。

    「实在妙不可言。」

    季明道。

    素素和李慕容那里无法阴神脱体,更进一步的感悟这真身上的水元之妙,但是她们收获也是颇多,只待沉淀数月,也能悟出水遁之妙用。

    潮头上,冷翠山收起真身,落下地来,踉跄了一下,赶紧调息起来。

    「冷道友果然是以诚待人。」

    素素不无感叹的道。

    即便冷翠山根底非凡,真身得天独厚,暗合水元之妙理,但是这种『一传即有』的传法手段,也不是轻易可以施展,怕已损了些道行。

    或许冷翠山因那千年有馀的道行,不在乎损个二三十年,但她不能不感念此传法之德。

    季明托起舍利瓶,瓶内飞出数滴自广元水府一段天河内炼出的星流浆,洒在了冷翠山的身上,感叹的道:「我常有听闻大道旨在于『形神俱妙』四字。

    往日修行丹道,只知此道重在求于阳神飞举之神妙,而不知形妙在于何处。

    今日有见冷兄之真身,始知此形妙在于此处。」

    说到形妙,冷翠山面色一暗,不知想到了什麽,不过很快恢复,对季明笑道:「妖魔炼形,修士炼气,一形一神,最后都是殊途同归。」

    「好个殊途同归。」

    季明感觉自己想通了很多东西,修行就是这样,一通而百通,这处关隘打开了,很多没弄明白的,也都一一明了。

    不过眼下体悟颇多,不能成章,还需事后闭关,将之沉淀整理。

    园中,一场论道下来,已是半月有馀,谈到最后,已经脱离具体的修行,开始变得形上学,论起根本性质上的变化,到了这种程度,已近乎于天书一般。

    灵姑强听下来,最后跟不上节奏,只能强记,要是硬去领悟,一字一句都要耗费大量心神。

    火墟洞中深处,一处玉壁破开一窍。

    青烟自窍中飘出,徐徐而升,又落结于千年梅树一枝杈端头,结成一个五瓣梅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