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0章 北疆烽烟起(2 / 3)
>亲兵哪里理会他的嘶吼,架着他便往外拖。
俘虏的指甲在羊毛毡上抓出深深的痕迹,双脚蹬踹着地面,却还是被硬生生拖出了营帐。
不多时,帐外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,随后便没了声响。
又过了片刻,一名亲兵捧着血淋淋的首级进来复命:“殿下,俘虏已斩,首级已悬于营门。”
朱棣点点头,挥手让亲兵退下,转身看向帐外:“来人!传令下去,即刻召集北疆行省所有将领前来主营帐议事,本王要亲率大军,踏平帖木儿帝国!”
不多时,北疆行省的将领们陆续赶到主营帐。
总兵官周骥年近五旬,脸上刻满风霜,一身铠甲上还沾着之前与联军作战时的尘土;
副总兵赵毅年轻气盛,腰间别着两把弯刀,眼神锐利;
还有几位千户、百户,皆是一身戎装,神色肃穆。
众人刚进帐,便闻到空气中尚未散去的血腥味,又见朱棣面色威严,皆知方才定是处置了俘虏,一个个愈发恭敬。
众人齐聚后,朱棣大步走到沙盘前,沙盘上用泥沙、石子还原了北疆与西域的地形,青色的布条代表河流,黑色的木块代表城池。
他手中的马鞭重重戳向西域方向,那里插着一面小小的褐色旗帜,代表着帖木儿帝国。
做好一切后,这才开口道:“帖木儿帝国暗怀鬼胎,算计我大明,此仇不共戴天!
本王意已决,留三万兵力驻守北疆行省,防备金帐汗国与蒙兀儿斯坦残余势力;
其余十万大军随我西征,务必给帖木儿帝国一个永世难忘的教训!”
“末将遵命!”
赵毅率先单膝跪地,高声应和,眼中满是战意。
可周骥却皱起眉头,上前一步道:“殿下,臣有一言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
朱棣看向他,沉声道:“周总兵但说无妨。”
周骥语气诚恳道:“殿下,此前我军与联军激战半月,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,且北疆刚刚经历战火,百姓需要安抚,此时贸然西征,恐会让北疆局势再生变数。”
“再者,帖木儿帝国位于西域深处,路途遥远,粮草运输难度极大,即便有铁路相助,可草原天气多变,一旦遭遇暴雨、风沙,铁路运输恐会中断,到时候大军在西域腹地久留,粮草短缺,后果不堪设想啊!”
帐内瞬间安静下来,几位千户也纷纷点头,显然认同周骥的担忧。
朱棣沉默片刻,走到营帐门口,掀开帐帘望向外面。
此时已近深夜,军营内的篝火星星点点,将士们有的靠在帐篷边休息,有的还在擦拭兵器,营门方向隐约能看到悬挂的首级,在火光下泛着可怖的暗红。
他转过身,目光扫过众将:“周总兵所言,本王并非没有考虑。
可诸位想想,帖木儿帝国此次敢挑唆联军犯我大明,若此次不给予沉重打击,待他们实力壮大,日后必成我大明心腹大患!”
他走到周骥面前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至于将士疲惫,本王已命人在铁路沿线的驿站准备了充足的粮草与药品,大军行军途中,每日可轮流休整;
北疆的安抚工作,本王会交由布政使负责,他办事稳重,定能妥善处理。”
接着,他又看向李明浩:“李大人,你再说说粮草与民心之事,方才斩了俘虏,军中或许会有议论,你需做好安抚与统筹。”
李明浩上前一步,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。
指尖因方才握得过紧,还留着浅浅的褶皱:“殿下放心,臣已安排妥当。
北疆行省的军需物资可通过北疆铁道从内地快速调拨,目前内地已筹备了足够十万大军三个月食用的粮草,以及三万副铠甲、五万支弓箭、两百门火炮,这些物资正通过列车源源不断地运往北疆。
方才
↑返回顶部↑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