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七章 潜移默化中的转变(2 / 3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有个穿粗布衫的少年突然举手:“先生,格物堂说一亩地能种多少麦种,得看土坷垃大小,这在《诗经》里有讲吗?”

    大儒被问得一怔,随即拍案:“异端邪说!圣人之教重在明礼,岂能与匠户伎俩混为一谈?”

    可当日午后,就有农户拿着格物堂印的《春耕要诀》来找王二柱。

    册子上用朱笔标着 “沙土地宜早播,黏土地要等谷雨”,末尾还画着简易的测土法,用手指捻土,能攥成团不散的就可下种。

    “这册子比《诗经》管用。”农户咧着缺牙的嘴笑,“俺家老三在格物堂学了算收成的法子,说今年能多打两石麦。”

    消息传到东宫时,朱雄英正在看北平送来的军报。

    冯保捧着个红漆木盒进来:“殿下,孔家送了新造的曲辕犁模型,说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铁挡板,能减少泥土粘连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打开木盒,见犁身上刻着细密的纹路。

    他用指尖划过铁挡板的弧度:“让工部照着造百十个,发给河南灾区,那里刚遭过蝗灾,得用新犁抢种。”

    “王学士那边又有动静了。”冯保压低声音,“他让山东学政把《春秋》里的‘夷夏之防’摘出来,编进蒙童课本,还说格物学是‘蛮夷之术’。”

    朱雄英将犁模型放回盒中:“去年河南巡抚奏报,说鞑靼人用的弓射程比咱们远。让格物堂和兵法堂联手,把火药配方再改良下,造出能打三里地的火炮。”

    三日后,格物堂的铜匠铺里传出叮叮当当的响声。

    李三槐带着几个铁匠,正照着图纸锻造火炮零件。

    王二柱蹲在旁边算火药配比:“硝石七成,硫磺两成,木炭一成,这样爆力刚好。”

    突然有锦衣卫闯进来,手里举着块炸碎的铁壳:“昨日试炮时炸膛了,掌炮官说可能是炮管太薄。”

    李三槐拿起铁壳掂量:“格物堂的先生说过,圆形物件受力均匀。把炮管改成双层,中间灌铅水,肯定结实。”

    他正说着,孔承绪掀帘而入。

    他身上的青布袍沾了不少铁屑,手里捧着本被火药熏黑的《武经总要》:“皇孙让我来学造火炮,说这比读兵书管用。”

    王二柱递给他一把卡尺:“先学量炮管直径,差一分都可能炸膛。”

    孔承绪握着卡尺的手微微发颤。

    当他测出炮管壁厚果然差了半分时,突然明白为何皇孙要让儒生学格物,纸上写的 “兵者诡道也”,终究不如实打实的铁家伙管用。

 &n

↑返回顶部↑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顶点小说网】 m.dy208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