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 训练营初露锋芒【一更】(2 / 4)

加入书签

使用打火石、摩擦生火,还有寻找和净化水源的技能等等。

    这些技能比较杂糅,内容也比较多,培训结束之后会有学员展示的环节。

    此时,当国际选手表现得好一点的时候,便立刻会有一名美国的本土选手试图展示得更好。

    几次以后,所有人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默契。

    这样的氛围,李悠南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。

    作为唯一的亚洲裔选手,他自然而然也被在场的选手们认定成了国际选手的阵营。

    对此李悠南倒也无所谓,他很清楚,归属需求本来也是人类最原始的底层需求之一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较劲并没有影响彼此和睦的氛围。

    随后接下来的两天时间,分别进行了野外导航与定位的培训,与急救知识培训。

    前者对于这一次的培训来说是难度最高的,虽然在场的不少选手有着扎实的野外生存技能,但是识别地形地貌更多是偏向理论性的知识,真正系统性学过查看地图的人,就会很清楚,识图用图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。

    届时所有人被丢进荒野之后,会给每个人发一个地图,这种用国际通用标准的地图是判断自己方位的参照物,如果不会看地图的话,就算丢给你一份地图,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。

    同样对于李悠南来说,作为一个拥有着顶级登山技能的玩家,识图用图甚至判断地质结构不要太简单,奇尔科湖附近的地质特征,犹如思想钢印一般,深深地植入在他的脑袋里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现场有两个哥们儿在这门课程上就表现得有一些笨拙了,李悠南觉得如果节目开始以后,他们两人迷路,自己一点都不会觉得意外。

    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和对于荒野求生这件事的独特认识,并不是每个人都觉得这一项技能很重要。

    接下来的一天,则是最为热闹的装备使用与维护课程。

    这门课程要指导选手正确使用和维护生存装备,包括刀具、绳索、帐篷、睡袋,甚至钓鱼用的刺网、弓箭等等,而这门课程同时也是最可以展示实力(装逼)的机会了。

    他们不少人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,这些工具就算不能说是精通,也基本上是得心应手了。

    几天的相处,这里的几位生存专家也有给李悠南留下深刻印象的,在他看来最有竞争力的还是那位来自美国名为帕西尼的伐木工。

    说是伐木工,但他的经历还是有一些复杂的,刚刚成年的时候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,与不少顶尖的生存专家有着类似的部队经历,退役的时候他也不到30岁,曾经干过枪械教练、农场主等等工作,而现在的他是一个兼职的伐木工,用他的话来说,伐木的工作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锻炼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