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商议进军(1 / 2)

加入书签

冉闵率军进入襄国,看着这座曾经的后赵都城,心中百感交集。

他下令安抚城中百姓。

石祗一死,后赵的残余势力顿时群龙无。

张沈见大势已去,主动献城投降;张贺度逃到渤海后,被当地豪强斩杀,级献给冉闵;杨群、刘国见冉闵平定襄国,也纷纷上表归顺。

只有段勤仍在绎幕负隅顽抗。

李农率军将绎幕团团围住,却并未强攻,只是断绝了绎幕的粮道。

段勤的士兵在城中坚守了一个月,粮尽粮绝,最终纷纷倒戈。

段勤见大势已去,想要再次逃亡,却被李农的士兵抓获,押往邺城。

冉闵在邺城的宫殿中见到了段勤。

此时的段勤早已没了称帝时的威风,跪在地上瑟瑟抖,恳求冉闵饶他一命。

“你当初在绎幕称帝,不是很有骨气吗?”

冉闵看着段勤,语气冰冷,“如今石祗已死,后赵已灭,你却还想苟活?来人,将段勤推出午门斩,级悬挂城门,以儆效尤!”

段勤被拖下去后,冉闵走到宫殿外的广场上。

此时的邺城,早已不复往日的紧张气氛,百姓们走上街头,欢呼雀跃。

蒋干、李农等将领纷纷上前,劝冉闵登基称帝。

冉闵看向远方,想起了吴笛的叮嘱,想起了两战石祗的艰辛,想起了那些为“杀胡令”

牺牲的将士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大声说道:“自永嘉之乱以来,中原大地饱受战乱之苦,百姓流离失所。

如今石祗已灭,周边势力已平,我愿登基称帝,建立大魏,定要让中原百姓重享太平!”

公元350年,冉闵在邺城登基称帝,国号大魏,史称“冉魏”

登基大典上,吴笛站在人群中,看着冉闵接受百官朝拜,眼中露出一丝欣慰。

他知道,这只是中原平定的开始,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冉闵,等待着这个新生的王朝。

而此时的南方,东晋的使者正沿着黄河北上,准备前往邺城,与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商议联合抗胡之事。

中原大地,终于迎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。

永和七年夏,黑山云雾间蛰伏着鵸鵌空天母舰,流线型的舰体在日光下泛着青黑色金属光泽,如同庇护雏鸟的巨禽,将百里山川笼罩在能量力场之中。

青鸟、鸿鹄、雷鸟、鲲鹏四架战机以玄奥阵型巡航,万千无人机如星斗散布天穹。

山花烂漫处,机械蜻蜓振翅掠过花枝,合金铸造的猫犬蛰伏在林壑间。

贾诩轻抚羽扇望向窗外,见三道身影沿青石小径徐来。

班整肃衣冠道:“陛下至矣。”

众人相继起身时,林间传来玉笛破空之声。

刘启踢开碍路的碎石,眉宇间凝着焦躁:“先生既与文和先生皆有移山倒海之能,又有流浪地球的星辰伟力,何须忍耐这吃人世道?若尽起黑山甲兵,旬月间便可荡平八荒。”

吴笛执笛点向邺城方向,笛端流转的莹光在空中划出星河:“屠尽胡虏易,重塑人心难。

你看邺城百姓如今敢持犁铳护家园,是因他们亲手挣来了尊严。”

玉笛倏然收势,“我们要做的是点燃星火,而非永远守护燎原之势。”

檐下横斜的桃枝轻颤,韩朵朵侧身避开纷落的花瓣,眸中映出天光:“总算不必终日困守学塾了。”

会客室内,冉闵玄甲未卸,肩甲还沾着襄城的风沙:“邺城现余五百万人,襄城新立三百万人,流民仍如江河汇海。”

祖逖霜白的鬓在晨光中微颤,拱手时铁甲铿然:“请先生示下破局之道。”

刘琨清癯的面容浮起忧色,与九叔、李一民齐齐望向青玉案前的身影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