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 官吏管理条例(1 / 3)

加入书签

第一,监督权与举报权。

法令明文:凡官员或有势力者,如有欺上瞒下、损公肥私、贪赃枉法、鱼肉乡里之行,百姓皆可向当地“民兵公所”

举报,亦可直接向上级官衙投递诉状,任何人不得阻拦报复。

第二,民兵制度。

法令规定:每县、每乡、每村,皆需由官府组织,从百姓中遴选适龄青壮,组成民兵。

民兵平日务农、务工,农闲时由官方组织军事训练,其职责不仅是保境安民,更有“监督地方,纠察不法”

之权。

法令中那句由吴笛亲笔写下的话,迅传遍四方:“民兵是百姓的倚仗,如有官员或者豪强者,欺上瞒下,损公肥私,民兵可以将之扣押,送到并州牧府,我吴笛为你们伸张正义!”

这句话,给了无数底层百姓前所未有的底气。

第三,选举权与被选举权。

法令规定:村级、乡级官吏,乃至县级部分属官,不再由上级指派,而是由当地百姓公开投票选举产生。

当选者需通过州府统一的“官员考核”

,方能上岗。

任期三年,三年后需再次选举。

其在任期间,州府巡察使会定期走访,以其治下百姓的“认可度”

为主要考核标准。

认可度低于五成者,即刻“下岗”

,需进入“官吏进修学院”

重新学习,考试合格后方有机会再参选。

“官员是百姓选举的,是百姓的雇员!”

这一观念,如同惊雷,彻底颠覆了千百年来“父母官”

、“牧民”

的旧有认知。

第四,官员行为规范。

新法对官员的行为设置了极其严格甚至苛刻的界限:

清廉条款:严禁任何形式的贪污、挪用公款、行贿受贿。

禁商条款:官员及其直系亲属,一律禁止经商。

“经商不做官,做官不经商”

不得在任何商业机构虚挂名头、收取干股、变相捞钱。

节俭条款:严禁大肆宴请、铺张浪费。

日常公务宴请过一百钱需向上级报备。

官员自家婚丧嫁娶,花费不得过三千钱,过部分需详细报备说明来源,否则以贪腐论处。

公器公用条款:严禁公器私用,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公家车轿接送家人、利用职权为亲友谋利、吃拿卡要等。

开支公开:所有官衙开支,每月必须张榜公示,接受百姓监督质询。

这些条款,条条都打在了旧有官场习气的七寸之上。

新政的推行,绝非一帆风顺。

它触动了太多固有的利益格局,也挑战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。

最先掀起波澜的,是幽州冀州青州官员群体。

许多原本的旧官吏,尤其是出身地方豪强之家者,对《并州新法》的限制条款极度不满。

“这哪是做官?这简直是做囚犯!”

某县县丞在家中对着亲信抱怨,“自家嫁女,连多摆几桌酒席都要报备?过三千钱?我陈家丢不起这人!”

“禁止亲属经商?我堂弟那货栈难道要关门?断人财路,如杀人父母!”

“让泥腿子来选官?来监督我们?真是滑天下之大稽!”

晋阳城的新政之风,如同并州春日里骤起的狂风,席卷大地,也不可避免地吹皱了幽、冀、青三州旧有势力那一潭深不见底的浑水。

幽州,作为吴笛影响力根深蒂固之地,本该是推行最为顺畅之处,然而,暗流涌动最为激烈的,却也在此地。

赵云奉命在幽州广建学堂,以地方命名,白马义从的军士们暂时卸下鞍鞯,拿起工具,成为修建校舍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