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(2 / 3)
随阵痛。
大量世家仓促离去或被抄没,使得原有的生产体系(尤其是手工业、高级服务业)暂时陷入停滞。
更重要的是,虽然分田释放了巨大的生产积极性,但青冀二州历经战乱,又逢新政巨变,许多百姓家中并无余粮,更缺乏耕牛、种子和过冬的物资。
眼看冬季将至,若处理不当,饥荒和动荡几乎不可避免。
就在此时,吴笛的第二道命令到了。
并非冰冷的政令,而是一道温暖的倡议,通过灵讯网络(利用灵气进行远距离通讯的初级法术)和快马,传遍并、幽、凉、西域四州:
“青冀新附,黎民初苏。
然战火方熄,百废待兴,饥寒交迫者众。
吾等既享灵脉滋养,安乐富足,岂可坐视兄弟州郡之困厄?今倡‘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’。
愿我治下官民商贾,踊跃捐输,或钱粮,或衣物,或牲畜种粮,或工匠人力,助青冀同胞渡过难关,共筑仙汉盛世之基!
此非强制,全凭自愿,然天道昭昭,必感念诸位功德。”
倡议一出,四州响应如潮。
并州,晋阳。
商会会长带头捐出十万石粮食和大量过冬棉衣。
“若无吴公新政,焉有我并州商贾今日之便利?灵气通了,商路通了,咱们的心也得通!
帮青冀,就是帮我们自己!”
大批并州工匠自愿报名,组成“援建营”
,准备开赴青冀,帮助百姓修建房屋、修复水利。
幽州,蓟城。
牧民们驱赶着成群的牛羊南下。
“咱们草原以前日子苦,是吴公来了才好起来。
现在咱们牛羊多了,分些给青冀的兄弟吃!
冬肉有了着落,心就不慌!”
幽州军府则调拨了大量军囤的耐寒作物种子,准备运往青冀抢种冬粮。
凉州,姑臧。
虽然自身也不算富裕,但凉州将士和百姓依旧节衣缩食,凑出了大批粮草和皮货。
“当年羌乱,是吴公和并幽的兄弟帮我们稳住局面。
如今咱们凉州汉子,知恩图报!”
西域,于阗、疏勒等地。
虽然刚刚归附不久,但商道打通带来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。
西域诸国国王和商队领也纷纷献上特产——珍贵的干果、药材、毛毯等,表达对吴笛的支持。
无数的物资,通过重新打通的官道、漕运(并州军全力保障运输线安全),如同百川归海,从西北各地源源不断地涌向青州和冀州。
并州治下,仿佛进行一场全民动员。
官道上,运送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;河道里,满载粮种的船只帆影点点。
v01unteers(志愿者)队伍自形成,有农夫去帮忙抢种,有郎中去义诊,有教师去临时学堂教书……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
的口号,响彻四州,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道德风尚。
在冀州一片刚刚分到土地的村庄里,来自并州的援建队正帮助村民修建被战火毁坏的房屋。
凉州送来的牛羊在临时圈舍里咩咩叫着,幽州的种子已经播撒进新丈量的田地里。
一个孩子捧着西域来的甜瓜,吃得满脸汁水,他的母亲,刚刚摆脱奴籍、分得田地的妇人,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,看着碗里来自并州的救济粮,眼中含泪,对宣导使说:“大人……这,这就是‘仙汉’吗?”
宣导使看着远处正在用简易灵术(如春风化雨术、坚固术等低级普及法术)帮助加快建房度和土壤肥力的并州修士,重重点头:“大嫂,这只是开始。
只要跟着吴公,好日子,还在后头呢!”
夕阳下,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,似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