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橘青登要造反?【4500】(3 / 7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不出意料,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,连江户奉行所都惊动了。

    奉行所派出大量差吏,制止斗争,并且居中斡旋,才终于把这骚乱弹压下去。

    最终结果是,外地工头被悉数驱逐,江户本地的工头们得以独吞“战后重建”这块营养丰富的大蛋糕。

    此等结果,实不为奇。

    异乡人斗不过地头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管怎样,江户的“战后重建”总算是提上日程,并且迅速动工。

    霎时,一个个工地崛地而起。

    “哗哗啦啦”的筛沙声、“乒乒乓乓”的磕碰声、“叮叮咚咚”的挥锤声……工地专有的各类声响,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众所周知,土木工程总能促进当地的经济。

    多亏了这些工人的卖力劳作,江户的民生得以快速恢复。

    大量商家发现这宝贵的商机,争相恐后地奔向各个工地,摆下一座座饮食摊,专门赚工人们的钱。

    就连一些平常不做生意的本分人,也纷纷挑起扁担,向工人们兜售茶水、糯米团子等简单的饮食。

    有道是“食、色,性也”,所以不仅是餐饮业,就连从事特殊行业的女子们,也盯上这些工人的钱包。

    “他们今天就要发工钱了,都打起精神来。”——最近总能在夜莺们的口中听见这样的话语。

    【注·夜莺:在街头揽客的廉价娼妓,大多在本所、鲛河桥、浅草堂前出没。】

    这一幕幕场景,恍若“明历重建”的重演。

    在“振袖火势”烧毁三分之二的江户后,幕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“明历重建”。

    此次重建的影响是那般深远,可谓是影响了江户的方方面面。

    不夸张的说,其影响力直至现在都没有消除。

    在修复建筑的同时,幕府对原有的城市规划做出大的调整,营建大量的专门用于防火的宽广道路,即广小路。

    多亏了这一系列高明的新布局,江户从此再也没有发生严重的火灾,使江户的士民们得以远离祝融之威。

    “明历重建”还让江户人拥有了更加健康、完善的饮食习惯。

    为了适应繁重的土木作业,工人们自然是吃得更多、更好,这直接促进了江户饮食业的发展。

    许多如今耳熟能详的食物、餐厅,都是在这段时期出现的。

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