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封锁下关海峡!炮击西方船只!【6300】(5 / 10)

加入书签

  还是那句老话——党争真的是他妈无处不在!

    不仅仅是幕府、朝廷有党争,就连长州藩也有党争。

    长州藩内部分为“俗论派”和“正义派”两大派系。

    前者亲近幕府,在政治站队上始终与幕府保持一致。

    后者则是讨厌幕府,力主攘夷。

    而心向尊攘的“正义派”内部又划分为了两个派系——由高杉晋作和桂小五郎领导的“滑头派”,以及由久坂玄瑞领导的“强硬派”。

    虽然双方都打着“攘夷”的旗号,但是光从名称上来看,就能看出这二者的区别。

    滑头派——顾名思义,他们的思想主张非常滑头。

    高杉晋作和桂小五郎都很清楚西洋诸国的强大。

    对他们来说,所谓的“攘夷”只不过是一句口号、一件好用的武器——专门用来对付幕府的武器。

    至于强硬派就简单得多了——他们只想攘夷,反幕只不过是捎带手的事情,因为幕府不愿攘夷,所以他们才反幕。

    此前,高杉晋作也跟久坂玄瑞一样,是最坚定的强硬派。

    直至经历了去年的上海之行,高杉晋作才转变了想法。

    去年,即文久二年(1862)的2月份,当幕府为前往上海进行贸易而派出“千岁丸”时,高杉晋作同萨摩藩的五代友厚和佐贺藩的中牟仓之助一起随船前往。

    在上海逗留的两个月里,高杉晋作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来观察中国形势。

    逗留期间,他亲笔记录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:津港里面外国商船穿梭竞逐,市街上外国商馆鳞次栉比,一队队水兵从军舰上下来执行任务,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只对外国人免费开放……

    他敏锐地指出:“上海之势可谓大英属国矣”、“次决非隔岸之火……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?险矣哉!”。

    此外,通过这趟上海之行,他清楚地意识到:今后是新式大炮和军舰的时代!

    就这样,从上海归国后,他从强硬派转型为滑头派,并开始与始终坚持强硬路线的久坂玄瑞起了争执。

    实质上,久坂玄瑞并非坐井观天的蠢蛋。

    他其实很了解西洋诸国的实力。

    然而,他是理想主义者:宁可壮烈而死,也不愿意苟且偷生。

    他心里始终过不去那个坎——身为堂堂男儿,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西洋人横行霸道?

    纵使毫无胜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