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 想卖女儿吗?我帮你!【6000】(7 / 8)

加入书签

双双露出一脸仿佛准备聆听评书的热望表情。

    一行人排排坐、喝茶茶、听讲讲。

    可谁知——青登才刚尖起耳朵,就被一串内容骇人听闻的暴论给震得两眼发黑。

    “诸位!在下认为,若欲匡时除弊,澄清宇内,就必须要恢复先秦的井田制!”

    说出这句话的人,是一个又高又瘦的麻杆儿。

    ——井田?!

    青登差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。

    在前世的九年义务教育里,凡是认真上过初中历史课的人,应该都不会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。

    井田制: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,出现于商朝,到西周时发展成熟。

    西周时期,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,把土地分隔成方块,形状像“井”字,因此称做“井田”。

    井田属周王所有,分配给庶民使用。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,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,还要交一定的贡赋。

    到春秋时期,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,井田制逐渐瓦解。

    一言以蔽之:井田制是一种已经被淘汰了二千多年的土地制度。

    青登还未从强烈的震愕情绪中缓过神来,便听得那个麻杆儿兴冲冲地接着往下说:

    “在下认为,当今幕府与三百诸侯钱粮不济,盖因田制之弊!”

    “地方豪绅,以势压人,巧取豪夺,侵夺田产。”

    “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无立锥之地!”

    “现时西夷叩关,国家困于战乱,用度浩大,赋税日增。”

    “值此国难之际,富豪之家却依旧不改贪夫徇财之本性!”

    “腰缠万贯者,一毛不拔;升斗小民,一贫如洗。”

    “该征的税款征不上来,该收的粮食没有着落。”

    “时至今日,此事几近积重难返!长此以往,国家局面恐变得一发不可收拾!”

    “倘不变法图强,只怕将来社稷有变,乾坤更易!”

    “亚圣曰: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,惟士为能。若民,则无恒产,因无恒心。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己。’”

    “天下之田,哪止百万?天下之民,何止千万,若能使耕者有其田,勤者有其业,劳者有其得,何愁无税可征、无粮可收?”

    “假使锐意革新,重塑先秦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