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7章 御前会议,荣府抄家(2 / 5)

加入书签

的裁决。

    一股暴雨欲来的压抑气息,仿佛已笼罩在神京的上空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,五月二十八。

    卯牌时分,畅春园澹宁居内,泰顺帝如常召见几位重要的王公大臣,举行小规模的御前会议。

    与议者不过数人,皆是当今朝中真正掌权的枢要人物。

    包括了忠怡亲王袁祥、大学士兼南书房行走傅齐、户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南书房行走汪廷玉,以及新近因太上皇景宁帝加恩而身兼吏部尚书、京营节度使两大要职的鲁科多。

    鲁科多因新添的吏部天官之衔,得以跻身此等核心密议,其圣眷之隆,可见一斑,确是位极人臣、权倾朝野。

    君臣几人先议了好几件紧要国事,或关乎边陲粮饷,或涉及漕运河道,皆一一有了章程。

    殿内气氛肃穆而专注。

    此刻,泰顺帝将手中一份奏折轻轻放下,目光扫过眼前几位王公大臣,缓声道:“接下来的事,朕想与诸位议一议——该如何处置荣国府的贾赦?”

    语毕,他将三法司联衔呈报的关于贾赦一案的审理结果奏本,先递与了身旁的忠怡亲王袁祥。袁祥躬身接过,凝神细览。其余几人皆屏息静候。随即,奏本在傅齐、汪廷玉、鲁科多等人手中依次传阅了一遍。

    待众人皆已看过,殿内却陷入一片短暂的沉寂。

    几位位极人臣的王公大臣,竟都沉吟不语,无人率先开口。

    此案案情虽不算很复杂,其牵涉却非比寻常。

    荣国府虽近年式微,但毕竟是开国国公府邸,赫赫扬扬已近百年,更曾深受景宁帝的眷顾庇护。

    尤为紧要者,现今荣国府出阁的大姑娘贾元春,正是新近归宗、圣眷正浓的皇四子袁易之郡公夫人。这层姻亲关系,使得如何处置贾赦此案、处置到何种程度,愈发微妙。

    泰顺帝见众人皆缄口不言,便点名问道:“老十三,你且先说,此事如何看待?”

    忠怡亲王袁祥略一沉吟,恭声道:“回圣上。臣弟以为,三法司所议,贾赦判流放之刑,其家产抄没充公;那名动手推搡致贾蔷毙命的豪奴,秋后处斩。此二者,皆依律合理,并无不当。”

    他话锋一转,续道:“然则,贾赦之嫡子贾琏,在此案中判其同遭流放,似嫌过重,臣弟以为,将其家产充公以示惩戒即可,人不必流放。再者……”

    他稍稍停顿,似在斟酌措辞:“再者,将整个荣国府未分家之产业一概抄没充公,牵涉过广,恐引发物议。此外,贾家长房尤氏,虽确有拿家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