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 自取其辱,静待其变(2 / 5)
密令宋岳严加监视。
此刻见袁时这般胡闹,宋岳心中暗惊,怕泰顺帝迁怒于己,自然不愿见袁时将事情进一步闹大了。
袁时本在犹疑,听得宋岳这般说辞,不觉眉头紧锁,一时间倒又恢复了一点理智。
又犹豫了一会儿,袁时强撑体面,对姜念厉声道:“好个不知死活的东西!咱们骑驴看唱本——走着瞧!”
说罢他翻身上了那匹优质青骢马,数十名护卫、亲兵、家丁或骑马或步行,随他浩浩荡荡往东街口涌去。
一路上,薛宝钗、景晴乘坐的朱轮华盖车早已避让,姜家下人们亦纷纷退避,倒不曾再生枝节。
……
……
袁时悻悻而去,宁国府外的近半条宁荣街,则是一片凌乱。
姜念默默立在宁国府大门外,仰面望了望天空,日头愈发高了,骄阳愈发似火,直晒得人头皮发烫。
贺赟忽然凑近姜念,附耳低声道:“大爷,今日这事可要禀明圣上,或是报与十三王爷知晓?”
姜念闻言,略一沉吟,摇头道:“不必!”
倒非是他要忍气吞声。
细想来,若是他主动上奏,素来刻薄多疑的泰顺帝,很可能要疑心他故意与袁时作对,也很可能会猜度他有了夺嫡之心。想他一个尚未认祖归宗的“野种”,尚且连玉牒都未列入,岂能在这时节就招泰顺帝疑他有夺嫡野心?
再者,他心知肚明,袁时身边必有泰顺帝的眼线,自己身边何尝没有?今日这场风波,即便他不主动上奏,那些眼线也必会禀告泰顺帝。
与其自己主动上奏惹泰顺帝猜疑,不若让泰顺帝从眼线处得知,反倒显得他坦荡无私。
这,才是他眼下应该选择的明智之举。
袁时犯蠢,而他明智。
骑驴看唱本走着瞧,那便走着瞧好了,我自静待其变!
姜念计议已定,便将方才那场风波暂且搁下。
他举目四望,见宁国府外近半条宁荣街上凌乱不堪,现场依然聚着姜家上下众人、荣国府一众下人并贾赦。元春坐在翠盖珠缨八宝车内,正自掀起帘栊,一双秋水含愁,脉脉凝望着他。薛宝钗与景晴同乘的朱轮华盖车中,亦透出两道忧心忡忡的目光。
姜念见此情景,却不动声色,只对贺赟、蒙雄二人吩咐道:“莫要耽搁,咱们继续搬迁要紧。”
一声令下,元春乘坐的翠盖珠缨八宝车,率先由东角门进了宁国府,紧随其后的是薛宝钗、景晴乘坐的朱轮华盖车,然后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