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6章 袁易元春,见四至尊(3 / 4)

加入书签

时又都聚焦於袁易身上。

皇太后又惊又喜,看著袁易道:“哎哟!这可真是出人意料!你竟还有这般才情能文能武便罢了,竟连谱曲这等风雅事也会且谱得如此清新动听,我竟是从未听过这般別致的调子!”

袁易躬身谦道:“皇祖母过奖了。孙臣不过偶有所感,信手胡诌,雕虫小技,难登大雅之堂,实不堪入皇祖母圣听。”

皇太后追问道:“此曲既是你所作,唤作何名”

袁易坦然答道:“回皇祖母,此曲名为《相思》。”

“《相思》”皇太后微微一怔,隨即笑道,“竟是《相思》!莫非……你当初谱这曲子,竟是特意为元春所作不成”她的目光在袁易与元春之间流转,带著几分戏謔与探究。

袁易適时地流露些许青年人的靦腆之態,微微垂首,却仍是点了点头,声音则放低了些:“皇祖母明鑑……正是如此。些许私心,让皇祖母与母后见笑了。”

他这般坦然承认,又带著几分赧然,反倒更显真情。

一时间,皇太后、皇后乃至熹妃柳氏、裕嬪龚氏等人,心中对袁易的观感,纷纷添了对其人才情与性情的赏识。

原只知他文武双全,屡建奇功,却不想竟还有如此细腻雅致的才情与浪漫心思!能为自己的夫人潜心谱写出这样一首情意绵绵的《相思》之曲,这份心意,在这天家贵胄之中,实属难得。

堂內的气氛,也因此变得愈发温馨和融起来。

皇太后兴致愈浓,含笑问袁易:“你既喜爱琴曲,又能自谱新声,想来於抚琴一道,也定是精通的了”

袁易恭谨回道:“皇祖母谬讚了。孙臣於琴技一道,粗通皮毛,不敢言精。然则若皇祖母有兴致,孙臣愿献丑一曲。”

皇太后喜道:“如此甚好!那你便抚上一曲与我听听。只不知你要奏何曲莫非是你自己谱的其他新调”

袁易神色愈发恭谨,道:“回皇祖母,孙臣早已听孙臣之妻提及,皇祖母素来喜听《胡笳十八拍》,故而早前便特意私下习练此曲,只盼有朝一日能有机会,当面弹奏与皇祖母聆听。今日恰逢其会,实乃孙臣之幸,不知可否容孙臣献丑,奏此《胡笳十八拍》”

此言確非虚饰,他早已备下此著,意在投皇太后所好,以表孝心。昨日他还特意在元春的指导下练习了《胡笳十八拍》。

皇太后听闻他竟如此有心,早早为自己习练喜爱的曲目,心中欣慰异常,老怀大畅,正欲开口允准,却忽见一个太监急匆匆步入明间,躬身稟道:“启稟皇太后、皇后娘娘,太上皇、圣上驾到,鑾驾已至凝春堂外了!”

此言一出,满堂皆惊。虽说太上皇景寧帝与泰顺帝皆时常来凝春堂,但二圣联袂同至的情形,却属少见。

堂內一眾女眷皆收敛神色,肃然起来。皇太后自然暂时顾不得听琴之事了,忙在皇后的亲自搀扶下起身,率领眾人恭迎圣驾。袁易亦携元春退至一旁,垂首静候。

很快便见景寧帝与泰顺帝一前一后缓步踏入明间。

景寧帝身著团龙常服,泰顺帝则穿著缎绣金龙褂,父子二人虽神色平和,但天威自在。

眾人忙依礼跪迎,山呼之声不绝。

二圣先后於上首落座,皇太后方笑问道:“今儿是什么风,竟把太上皇与皇帝一同吹到我这凝春堂来了”

景寧帝目光扫过恭立一旁的袁易与元春,淡然一笑,声音舒缓却自带威严:“袁易今日携妻来謁见,朕与皇帝便过来瞧瞧,顺道也受一受他们小夫妇的礼。”

这话虽说得轻描淡写,却令满堂女眷纷纷暗自称奇。

袁易不过是新归宗的皇子,竟能劳动二圣一同移驾,亲至凝春堂,只为受他夫妇一礼这般体面,实属殊恩!

熹妃柳氏、裕嬪龚氏心中皆道:看来太上皇与圣上对这位新皇子,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