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(46):舍勒是谁!?(4 / 6)

加入书签

nbsp; 听起来特点很美好,但须当注意的是,如果不是和声和旋律写作的境界皆已炉火纯青,这样的手法极其容易让人声与伴奏主次不分!可是现在——

    夜莺小姐再次提气开口,这一次她不再矜持浅唱,而是眼眸明亮,张开双臂,以热忱的姿态放声高歌:

    “如果你爱美人,就请别爱我!…..”

    旋律一出,尚未完整,众人便领会到了其中的神妙之处,钢琴温柔地拥抱着歌声,而歌声以浓浓爱意作答,两者缠绵依偎,配合得天衣无缝!

    “这到底是谁写的?”包括库慈小姐在内的三位名歌手百思不得其解,如果只有刚刚那惊艳的一首,大家的反应是惊叹谁能捕获到如此的灵光,可是第二首水平同样极高……

    难不成还有人能够将《吕克特诗集》稳定发挥两次?这多少让人有些难以理解了!

    “如果你爱美人,就请别爱我!

    去爱太阳,那披着金发的太阳。”

    诗歌中的“Liebe(爱)”一词在她的歌声中反复出现,而每一段音乐材料在出现时,范宁都将其稍作改变,让其情绪在一连串的否定词中越推越高——

    夜莺小姐的第二段,向上小三度转调:

    “如果你爱青春,就请别爱我!

    去爱春光,那年年依旧的春光。”

    夜莺小姐的第三段,节奏线条被拉长:

    “如果你爱财富,就请别爱我!

    去爱美人鱼,它身上有无数珍珠。”

    而最后一段在高音域的耀眼强调,将这首诗歌的主题升华,所有的否定在此刻变为肯定,她的每个音节中无不洋溢着对爱的炽热向往:

    “如果你爱爱情,就请来爱我!

    永远爱我,就像我永远爱你一样!

    !”

    范宁在阅读揣摩诗歌后,将这里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处理:他没在情感的爆发点用上俗套的突强力度,而是做了“渐慢并渐强”的术语指示。

    而更加具有戏剧性的是下一句“Oja,michliebe!”(啊,你是爱我的!),他反其道而行之,用的是“渐弱”!

    “他怎么知道我当年写这一句时,实际上是患得患失的心态!?”

    听到夜莺小姐最后那带着微妙“揪心”意味的演绎,吕克特大师这下是真的坐不住了!

    世人在赏析中无不认为,吟诵此诗歌的主人翁一定是个不拘泥于物质,追求精神之爱的高洁之士,他(她)一定向往纯洁的爱情,并会无比自信地去追求这份纯洁……

    这不全对!事实上面对世俗和物欲的熏扰,那位主人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