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乐章 天使告诉我6 arathtra(3 / 4)

加入书签

例,今夜城邦不眠,我们的艺术讨论将在缇雅的街道上随兴游街而谈”

“瓦尔特师兄,请你代劳一下好吗?”

安这时轻轻出声。

“你的钢琴伴奏也很出彩,否则我们打不下前中期的乐迷基础。”

众人朝一旁站得笔直、西装革履的瓦尔特看去。

不是,怎么又是我?瓦尔特整个人原地懵圈。

“那你呢?”

他问道。

“我待在老师这里。”

夜莺小姐笑了笑,“他好像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思索,本来一起参与庆祝也很好,但是,灵感是最值得珍视的东西,比热闹和欢庆更值得见证和陪伴。”

“姐姐说的好有道理。”

露娜在旁边小声附和。

安的这番话让宾客突然现,那位“恋歌之王”

舍勒先生,竟然还坐在舞台里侧暗处的钢琴前。

如此多上流人士的赞颂恭维环绕,如此多盛情的鲜花与灯光,仿佛全部与他无关,他左手虚放琴键,右手持笔悬停,凝视眼前乐谱,就像抽离在另一处时空里进行思辨的哲人。

“快去吧。”

她朝瓦尔特行了一礼,然后朝舞台里侧走去,脚步轻盈愉快,“我们的合作演绎方式达成过共识,也是老师把关过的,你本来就是南国的桂冠诗人,还是来自西大陆的伟大指挥家,解说和分享会比我更专业,对宾客们更有启奖牌帮我带回来就行,有劳师兄啦!”

“那有劳瓦尔特指挥了!”

“瓦尔特诗人,这边请。”

众人纷纷觉得言之有理、相当满意,热情的南国民众转眼就把瓦尔特给簇拥了起来。

“卡察。”

“卡察——”

不是,代个“唤醒之咏”

就算了,怎么“名歌手”

也成了我代,这真的不合理啊!

摄影快门声中,被宾客裹挟着一众亲友往天顶花廊走去的瓦尔特,感觉自己脑子这下怎么都想不通其中道理了。

人群在数分钟内从各通道散去,赶赴一系列庆祝游街的工作人员也没来得及拆台,露天歌剧厅回到了一贯的寂静和昏暗。

范宁依旧坐在那台大三角钢琴前。

留下的两位小姑娘靠着琴的一侧边缘坐地,她们双腿蜷起,两手抱膝,脸庞微微仰起,凝望着环形墙壁上的微弱灯盏与头顶星光。

“人类告诉我,关于黑夜,关于表达人世间的深沉与渴慕,隐喻灵性的转变、神性的尹始”

第四乐章的乐队部分,在范宁笔下已经初具雏形。

它的开头完全是《唤醒之诗》引子中的一段复现——“神秘动机”

:低沉的弦乐声从四面八方涌现,阴郁晦暗的柱式和弦,连接起沉闷而迟缓的同音起伏,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旋律,陌生、可怖、怪异,如遮挡神秘物质的帷幕轻纱。

这是由范宁所定义的,第四乐章中“黑夜”

的整体基调。

曾经在第一乐章,它代表着“无生命的物质”

,或指“进入门扉之前的人”

现在来看,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场景了。

但接下来它的展,是人声。

这是范宁实现意境飞跃的关键手段,“进入门扉之前的人”

变成了“领会神性之前的灵”

——它们是位居辉塔不同高度的不同现象,但本质存在某种共通之处:皆为“新我”

与“旧我”

的分离。

“文本,关于尼采的文本”

范宁回到第一页篇头,运笔写下“非常慢、神秘地”

的表情术语,然后凝视着那行留给女声独唱的声部。

“写人声自然要确定音域,我的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