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1章 帝国:我死了,但我死了又不太可能(6k二合一)(3 / 8)
士到通才贤者的研习教材,若是自身天赋足够并能够进行大量实际操作,甚至能够完成独立学习。」
这些内容太详细了。
众所周知,机械教成员的研究路线基本上与导师形成强绑定,所以诸如你想从生物贤者跨专业到铸造贤者,那麽要麽自己从头摸索,要麽花费大代价去重新拜师。
无论是哪一个选择,最终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。
而即使是那些掌管一个铸造世界的监造大贤者,也没有那麽多寿命支持他们涉足更多的领域。
结果现在有人端来了本全领域基础。
你可以理解为原本的机械教都是各自私塾老师自己出题,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,教学效果全看老师自身的水平以及对现有技术的理解。
但是现在有人整了本教材全解出来,还是从小学到高中的都有。
这下不只是学生要学了,老师也得看啊。
同僚里有坏人啊!
沃斯齐忍不住嘀咕了一句,翻找了一番署名,发现还找不到。
你都写了我写些什麽?
「能够进行普及吗?」
「很难,大人。」
沃斯齐收起了自己的想法,立刻回道:
「这会打破机械教会内部的知识传承体系,会触犯绝大多数徘徊在中层阶级贤者们的利益。」
「你们呢?」
「我们会觉得省事,能够在短期内培养出这个量级的贤者,能够大大便利我们的工作,并且这些知识的扩散严格说来并不会动摇我们的地位,它虽然全面,但也很浅显。」
沃斯齐斟酌着解释道。
如果他是一位正在晋升期间的通才贤者,那麽他肯定会反对这个方案,因为这意味着他无法依靠学识约束更多的机械神甫为自己打工。
但是现在不一样。
虽然在几位大人面前唯唯诺诺的,但他的级别严格算来是大贤者了,有自己的铸造都市,同时还负责了铸造世界所要求的特定领域研究,算不得中层。
到了他们这个程度,对知识更深层次的拓展就不单纯是压榨那麽几个人就能解决的了。
他们需要更多的钱。
所以对于能够为铸造都市创造更多价值的存在,他会持以开明态度。
至于那些给通才贤者打工的底层机械神甫就更不用说了。
这麽一个机会就摆在眼前,不支持不学习的只能是傻子。
「嗯。」
&nbs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