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72 轻重缓急(1 / 6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裴元唱完,向着邓亮一伸手。

    邓亮赶紧把刚看完的书信又递还了回来。

    裴元的目光落在了康海的名字上,又着重看了康海所献的平定玄狐教的策略。

    其中言语不多,却把关中的山河形势,尽数道明。

    那玄狐教的总坛目前设在眉县的铁炉堡,额,铁炉庵,其余分坛也都标记明确。

    若是真能突然而至,先攻铁炉庵,再埋伏在渭河,攻击其他各坛回援教众,可能用不了多少兵马,就有希望捉拿贼首平息霍乱。

    裴元仔细回想了下。

    这个玄狐教在历史上应该没闹出什么太大的乱子,不然他不至于没有印象。

    由此想来,这玄狐教就算反了,规模最多也就是和上次白莲教赵景隆在河南造反时差不多。

    比较麻烦的就是。

    这些邪教作乱,虽然是乌合之众,战斗力不强,但是对于更弱小的百姓却又是灭顶之灾。

    特别是对脆弱的关中地区。

    关中地区经历了历朝历代的开垦,土地本就开始贫瘠,产出的粮食越来越少。现在又时常面临达虏的侵犯,需要竭尽民力的供应边境的军需。

    可以说,大半个西北都是脆弱的经济生态。

    这些邪教叛贼战斗力弱,破坏力强,除了祸害百姓,哄抢一波更贫弱的人,根本没什么卵用。

    但是只要一旦乱起来,这些乱民造成的危害,却比达虏入境十几次都要酷烈。

    达虏入境最多抢一波物资就跑,抢的东西多了,还生怕行军速度慢下来,会被边境的总兵起了贪念,黑吃黑一波。

    但是这些西北的邪教乱民就不同了,他们人数众多,无孔不入,覆盖面广,手段又极其残忍。

    裴元正在忧愁。

    那邓亮大着胆子问道,“千户,可是想招揽那个康海?”

    “嗯?”裴元愕然,怎么把话说到了康海身上。

    旋即意识到估计是刚才那句话,以及自己看着书信愣神的举动,让邓亮误解了。

    想到两人是同乡,裴元顺口问道,“你有法子?”

    邓亮缩了缩头,讪笑道,“那康海文武双全,胸中亦有丘壑,此等人物,卑职岂敢置喙。只是听说他心中忧愤,寄托戏曲,难免觉得惋惜。”

    裴元“哦”了一声,没多大兴趣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