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【被民国各地震撼的蓝星人】(4.2k)(4 / 7)
让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完全失效,极大程度限制了日军的进攻能力。
国际援助又可以通过西边的通道,直达黄土高原,成为另一条生命之路。
而关中平原,甘肃河西走廊还是重要的粮食产区,供应着军队和民众的日常粮食需求。
如果没有西北地区的地理优势。
那么‘民国’的经济和社会结构,很可能会在淞沪会战后的几年内迅速崩溃。
但是有了西北大地的托底。
以空间换时间,广袤的西北大地不仅能够容纳上百所高校,还有数百个工厂的迁移,难民,部队等等都能容纳下来。
成为抗战中的物资供应基地,军事缓冲地,以及国际援助通道等等。
正是这些支撑了现有的社会体系和结构没有崩溃。
西北的重要价值在平时或许看不出什么,但是当战时便凸显得尤为重要。
主播李然这边则是在护送完工厂的机械后,留在当地继续观察着淞沪会战后,大西北这边的变化。
另一边。
身处东北地区的主播夏杰。
正跟在一支30人的队伍最后面,队伍艰难地走在长白山脚下的积雪上,呼出的白气都在眉毛,头发上结成了冰碴。
直播间内很是寂静,虽然观看的人多,但是弹幕寥寥无几。
有一些新来的不明所以发着问号,直播间的老水友们则是开口解释道:
【新来的水友们,主播不是哑巴,只是要节省体力不能说话。】
【等找到营地就好了,目前刚刚经过鬼子的扫荡,情况很是艰难。】
随着直播间的老水友们解释,新来的水友们也知道了许多。
主播夏杰这边的剧情内。
刚刚经历日军的‘冬季大扫荡’,队伍这边遭受重创,通过直播间内的视角就可以看到,众人身上的棉衣已经破烂不堪。
各种刀口,枪眼,以及黑褐色的血迹遍布棉衣。
前不久淞沪会战失利的消息传来,给在这白山黑水中坚持的抗联战士也造成了不小的打击,加上鬼子的‘冬季大扫荡’。
原本近百人的队伍,经过激烈的战斗如今只剩下这30人。
前方。
领路的赵队长转过身,向后嘶哑着喊了一声: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