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名汤风雨,利辗霜雪(上(2 / 3)
/p>
经义阐发共三题,陈叙看看,觉得属于是难者不会,会者不难的那种。
他思维敏捷,又很快将前两题作答完成。
来到最后一题:孟子曰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”,释“浩然之气”。
这道题要怎么答呢
结合如今读书人养气修行的大趋势,陈叙认为应该将气与义结合起来。
答:何为气
孟子曰:“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”
“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”
——以孟子解孟子,以圣贤注圣贤,确保万无一失,但又有自己的观点。
浩然之气,便是胸中刚毅不灭,气节不毁,否则又何称浩然
这道题限制三百字,可多一些,但绝不能少。
陈叙便控制字数,正正好写了三百零一个字,完成后又检查一遍试卷。
他看得正认真,忽然一股凉风不知从何处卷起,猛地刮过考场内外。
左近便有学子发出一声惊呼:“我的试卷!”
可是晚了,那试卷已是被邪风刮得飞上了半空。
号舍尽头,有一带刀侍卫猛地一跃而起,身形矫健直似鹰击长空,不过转瞬便将这张飞上了天空的试卷抓在手中。
那侍卫又轻盈落地,真是兔起鹘落,敏捷无比。
试卷被找回来了,号舍那头却有巡守官兵大喝:“都低头,不许看!”
然后,丢了试卷的那个学子被“请”出了号舍。
学子伤心大哭:“我的试卷……我辛苦写的试卷啊!试卷找回来了,我没作弊,为何不许我再考试”
“试卷保管不当,自然取消考试资格,走走走,明年还想再考就莫要喧闹。”
……
科考,自来如此残酷。
谁也没有办法,其余学子越发谨慎,埋头答题。
不知不觉,日影渐偏。
直到申时初,只听:咚——
悠长的钟声又响起来了,该收卷了。
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焦急、甚至是哀求声:“我的卷子,我尚有几题未曾答完!可否容在下再答一题”
“莫要纠缠,再不守规矩,接下来两场便都不要考了。”
“旁人都能答完,怎么只你答不完”
有人却哭起来:“我……我也不曾答完。”
“安静安静,再吵取消考试资格!”
府试第一场,无法完全答题者甚至超过三分之一。
大黎朝的考试,从来就是县试最简单,其余一场难过一场。
难怪要说童生不算功名。
大黎朝通过县试就算童生,这与陈叙记忆中某些朝代要府试才算童生不同。
但大黎朝的府试与院试基本是连考,中间只间隔七天。
这种制度却又使得秀才的考试犹为残酷。
试卷终究都被收走了,不论是哀求也好,哭泣也罢。你纵有再多不甘,只要还想继续考下去,就要学会接受现实。
头场试卷被收走,第二场试卷还未发下。
虽只是半下午,尚未到晚上,此刻却是学子们第二次进食的时间。
因为许多学子第一场的时候其实也如陈叙一般,是什么都不吃的,怕学子们饿了眼,这个时候才准许大家吃些东西。
而一刻钟后,还有第二场试卷要发下。
兵丁们巡守两侧,有领头官兵连喊:“不许交头接耳,互相说话!”
大家便连吃东西都只能放轻了声音,谁也不敢大声喧哗,以免被盖上作弊之嫌。
因为只考两天,陈叙就只带了些极小块的薄饼做干粮。
带这个不为别的,就为了直接表明自己并无夹带,希望查验的小吏莫将食物撕得太碎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