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o8章 中西婚礼差异(1 / 2)

加入书签

田浩参加了姐姐田田的婚礼,这是一场盛大而浪漫的婚礼。

婚礼现场布置得美轮美奂,宾客们身着盛装,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场地。

田浩坐在餐桌前,看着面前精致的西餐,不禁感慨万分。

与中式婚礼的酒礼相比,西餐的用餐方式显得格外简单。

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盘子里的食物,没有中国式的酒文化和你来我往的人际交流。

虽然西餐也有开胃菜、正餐和饭后甜点的顺序,但整体度却很快。

大家都在安静地享受着自己的美食,不需要像中式婚礼那样,从门面杯开始,挨个敬酒。

田浩注意到,在西餐宴会上,宾客们如果需要喝饮料,都是自己前往放置饮料的地方,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自行领取。

这种方式既方便又快捷,大家都很随性自由。

相比之下,中式婚礼中的酒礼则显得更为复杂和热闹。

如果一桌坐了1o个人,每个人至少要喝二十次酒。

一般来说,在正式开席之前,会有一个人站出来负责向大家介绍坐在同一张圆桌子上的每一个人。

这个介绍人通常对在场的人比较熟悉,能够准确地说出每个人的姓名、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的关系等信息。

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:介绍人虽然尽力介绍了,但由于人数较多或者其他原因,有些人还是无法一下子记住一个桌子上除自己以外的所有其他人。

这时候,他们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。

一种方法是仔细聆听其他人之间的称呼,通过观察和倾听来逐渐熟悉每个人的身份和名字。

另一种方法是小声地询问身边的人,向他们打听自己不太熟悉的人的相关信息。

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奏效,那么还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办法,就是主动承认自己记性差或者刚才没有听清楚,然后礼貌地询问自己想要敬酒的人:“请问怎么称呼您?”

这样既不会显得尴尬,又能顺利地与对方交流。

喝酒的时候从门面杯开始,就是开头两杯大家一起喝,然后各人开始一个个敬同桌上其他宾客,通常从最亲近或最熟悉的开始,逐渐扩展,直到一桌子上的每个人都敬完酒。

酒量大的人可以豪爽地每次一杯一饮而尽,而酒量小的人则需要和对方协商,每次只喝半杯。

对于实在不能喝酒的人,也可以选择用饮料或水代替酒,这些通常也倒进酒杯里,以显得和谐而不突兀,这样做的通常以女性居多。

与女性不同的是,大多数男性往往并不喜欢找过多的借口或理由,他们更倾向于用一种直接、豪爽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酒量和态度。

这种方式通常表现为痛痛快快地干杯,一饮而尽,以此来传达他们的真诚和热情。

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碰杯,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拉近,彼此也更加熟悉。

在中式婚礼的酒桌上,敬酒不仅是一种礼仪,更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方式。

最辛苦的当属新郎和新娘了,他们不仅要在门口迎宾,笑容满面地迎接每一位宾客,还要在婚礼现场上台表演各种流程。

先,证婚人会向来宾们介绍新郎和新娘,讲述他们相识相恋的故事,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对新人。

紧接着,双方家长也会上台致辞,感谢各位来宾的到来,并对新郎新娘送上最真挚的祝福。

然而,这一切还没有结束。

当大家入席享用美食时,新郎新娘可能还没来得及吃上几口饭菜,就得匆忙去换掉那身华丽的婚纱,换上更便于活动的服装。

因为接下来,全家人都要一起去每一个桌子上向各位来宾敬酒,这可是个不小的任务呢!

每到一桌,新郎新娘都要微笑着向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