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 声东击西(2 / 7)

加入书签

bsp;吕蒙夺下长沙、桂阳二郡后,传檄零陵太守郝普,郝普坚守城池,拒不降吴。

    于是经过酃(líng)县时,吕蒙把郝普的挚友邓玄之载上车,蒙骗邓玄之,说昭烈被夏侯渊困于汉中无法支援荆州,关羽又被孙权本人困于南郡,大汉大势已去,希望邓玄之劝郝普不要做无谓的挣扎。

    邓玄之信以为真,至零陵诱劝郝普,郝普于是出城降吴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些是邓玄之在郝普降吴之后对郝普解释的。

    事实上,他拿了吕蒙多少好处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    至少现在,他得孙权之命,负责参潘濬军事。

    潘濬目光从密林上空扫过,观察着汉军营地里飘起的炊烟,眉头紧皱不展。

    “把水师调到深涧关?未必,我倒觉得,像是声东击西之策。”许久之后,潘濬言道。

    “声东击西?”邓玄之先是微微一愣,不消片刻的思索,便也明白了潘濬之意。

    “把水师调到陆地作战,于蜀军而言确实并非良谋。

    “如此说来,蜀军是想把我大吴的注意力吸引到深涧关。

    “之后再动用水师抢滩登陆,在下游开辟前沿阵地,分我大吴之兵至江畔。”

    跟骑兵一样,水军训练不易。

    没有三年五载工夫很难练成。

    而蜀国欲与大吴在大江一战,又怎么可能不倚仗水师?

    让水师弃船上岸作战,无疑是以己之短、击人之长,一旦出现什么闪失,再训练一支能够与大吴抗衡的水师,谈何容易?

    在你把新卒训练成老手的时候,大吴的水师不会停止进步,吴蜀二国水师的距离只会越拉越大。

    所以,不到逼不得已,或者对战局把握得十拿九稳的时候,蜀军轻易不会拿水师去冒险的。

    他输不起。

    潘濬颔首:“万一我们未能察觉蜀人声东击西之意,分大兵至深涧关以北,从而让蜀人在下游建立前沿阵地并战稳脚跟,那么这深涧关便要不攻自破了。”

    邓玄之闻言,也是连连点头:

    “太常所言甚是。

    “真若如此,便是攻守之势相异了,蜀军有舟师在侧,那我们就太过被动了。”

    水军在江面上的机动力、装载力远超于平原上的骑兵,一旦蜀军到下游抢滩立寨,大吴被蜀军调动到江畔的话,一个不慎就有被切断粮道与归路的可能。

   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