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6章 人心(2 / 6)
可他祖父已殁,天子便只能期待他父亲杜恕能借着祖父遗泽,稳一稳河东的民心了。
“务伯在担忧什么?”司马懿看着两手相执的杜恕、杜预父子,于是背后那道被马鞭抽出来的伤痕开始隐隐作痛,一时有些黯然。
曾几何时,他也如此执长子师之手浮舟渡河,到洛阳观游。
杜恕听到司马懿发问,遂将目光从麟趾塬抽回,看向司马懿:
“骠骑将军,恕心知天子之意,但先父离开河东已十有余载,恕亦不曾与河东吏民相接,先父遗泽余荫恐不能为恕所用。
“临战换将,兵家所忌。
“太守乃一郡郡将,道理是一样的。
“恕在河东既无恩威,河东吏民不能为恕所用,如今距大河冬封不过五月,蜀寇届时若寇略河东,恕恐怕难以为骠骑将军足食安民。
“程府君在郡二载,恩威既树,不如让程府君继续担任河东太守,而恕在弘农亦为守三载,同样可为骠骑将军之后。”
杜恕考虑的事情比较实际,他在弘农三年,好不容易跟弘农豪强大宗搞好了关系,现在突然调至河东,不论对河东还是对弘农,都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关中一战,弘农与河东都派发了许多粮草与徭役,结果役夫全部被蜀国俘虏,此时正是安抚地方之际,他还没着手安抚便被调走,弘农百姓怎么看他?
河东同理。
作为天子心腹的太守程喜拍拍屁股走了,烂摊子丢给他,他如何平息河东百姓的怨愤?
河东百姓又真会因他是杜畿之子而高看他两眼?
一个波浪打来,舟船瞬间摇摇晃晃,司马懿放低了身子,两手紧紧抓住船弦,待船体彻底稳定后才又站直身子,道:
“务伯,过去几年,关西无战事,朝廷不重视河东、关中诸地民生。
“可如今河东成为前线,再不寻人弥合朝廷与河东地方之隙,河东百姓之心在蜀还是在魏,着实难知了。
“陛下既然以你守河东,自然有陛下的考量,河东百姓大概还是念着戴侯恩德的。”
杜恕微微一滞,没想到这位骠骑将军会把话讲得这么明白。
事实上,河东与大魏从来不是一条心,在他父亲杜畿到河东前,整个河东都以太守王邑为核心,坚决拥护汉朝廷,抵制『奉天子以讨不臣』的大魏太祖。
最后,奉天子讨不臣的太祖强征王邑往许都治罪,夺兵符印绶,又派他父亲杜畿持印绶单骑上任,他父亲上任后,还因河东人的暴力抵制,几次险死还生。
&nbs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