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5章 潼关(5 / 6)
,不由一叹:
“不愧是三秦锁钥,关中门户,若能夺得此座雄关,便能真正为大汉争取到休养生息的时间了。”
诚如是,再给刘禅十年时间,大概就能积累出足以一统天下的经济优势与军备优势了吧?
刘禅确实想休养生息。
但潼关不握在手中,主动权便不在汉,而在魏。
除非国家内部烂得不行了,否则就没听说过谁能攻破潼关的。
安禄山破哥舒翰于潼关,那是唐玄宗强令哥舒翰出关决战,而哥舒翰本人也已因中风而神智不清,基本不能指挥了。
到黄巢攻破潼关,则是六十万大军打两千守军,血战数日,最后唐军忘记在“禁谷”南端布防,使得黄巢大军找到破绽,直接从麟趾塬南面的缺口登塬。
李自成攻潼关,同样是崇桢逼孙传庭出关与义军决战,最后被义军假扮的逃兵用督师大纛骗开关门,内外夹击下将潼关攻破。
而现在戍守潼关的是司马懿,曹魏内部还没烂透,仍有抗汉之心,朝臣也有能力阻止曹叡出昏招。
在这种局势下,刘禅想突破潼关,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:不打潼关。
金蒙宋三国对峙时,金朝精兵占据潼关,蒙古寸步不得越。
成吉思汗临死前,对左右大臣留下遗言:
『金精兵在潼关,南据连山,北限大河,难以破之。』
『若假道于宋,宋、金世仇,必能许我。』
『如此,则下兵唐、邓,直捣大梁。金急,必征兵潼关。然以数万之众,千里赴援,人马疲弊,虽至弗能战,破之必矣。』
最后蒙元果真借道大宋,自关中入汉中,顺汉水东下,从东三郡进入南阳,逼得潼关金军东撤,最后在三峰山一战消灭金主力,奠定了蒙元灭金的基础。
刘禅现在要突破潼关,要么是等冬天黄河结冻时,渡黄河入河东。
要么就是效蒙元自上庸入南阳。
但现在上庸还属于曹魏。
而且,想要效蒙元入南阳,还得期待孙权能像挫宋坐视蒙元灭金一样不趁机背刺。
这…有点太难为孙权了。
冯虎、杨素二将在前带路,引着天子与关兴、姜维、赵统诸将在这座原台上巡行视察。
大概是刚刚与曹魏对峙的缘故,台地上的将士精神头都很足。
防务也做得都很到位,没有出现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