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 开战(5 / 6)
们这么多人保不住陛下?
而部分晓得天子多半会坚持亲临最前线,对此勉强赞同、勉强支持、有些期待又有些担忧的将校,心里一时也是打起了鼓,七上八下,根本不知自己心里想的究竟是什么了。
少顷而已,那位刘将军忽然起身振袖,昂然以对:“子龙将军,我既已到了前线,便断没有再瞻前顾后,考虑退路的道理了。
“待战端一起,将士但在阵前奋力一战,毋须顾我,我自为将士擂鼓助威,倘事有不谐……”
言及此处,天子骤然收声,复又摇头,再度出言之时神色坚毅,声音铿锵:“何来不谐?此战必胜!”
此言一出,诸将俱振。
无任何人有任何异议。
刘将军取出大印,签下军令。
不多时,高陵城南,渭水之滨,两万四千步骑沿着渭水,移师东向。
两个时辰后,夜幕降临。
两万四千步骑来到新丰城北,高举“汉”字将旗,通过丞相早就搭建好的十余座浮桥,进入丞相早就搭建好的十余座营盘。
一夜无事。
时间来到五月十三日凌晨。
司马懿在中军大帐擂鼓聚将。
下达了决战日的第一条军令。
全军五万余战卒在朝食过后,各领一捆干草,往汉军营地进发。
炊烟升起。
魏军用饭。
破晓之后,近十万魏军兵民牵着牛马驴骡及骆驼等等驮畜,护着辎重大车,倾巢而出。
汉军的哨骑很快探到动静,迅速把消息带回位于骊山塬上的中军。
刻漏显示,卯时三刻。
太阳刚刚升起,气温还不算热。
丞相将诸般事宜吩咐妥当,命诸将校各自回营,领军备战。
半个时辰后,骊山塬上居高临下的汉军斥候,率先望见了铺满了半个平原的魏军正浩浩荡荡向东而来,距汉军营寨已不足十里。
一刻钟后,至八里。
又一刻钟后,至七里。
新丰以西的汉军首先做出反应。
两万七千统属于丞相的汉军将士在各将军校尉的带领下鱼贯而出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