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逆火之舟(5 / 7)
人、通古博今的文人们无可奈何,最后鼻喷一气:
“张郃苦心孤诣设此火攻之策,不知费了多大气力,冒了多大风险。
“若其人果真因数术之士占卜渭水风向会于此时变化,于是冒险趁夜而来,那我大汉收复河山、廓清寰宇之日已是屈指可待了!”
亭中众人年岁、资历、甚至部分人官位都比赵广高上不少,此刻如何听不出赵广揶揄的意思?
一时皱眉白眼不已,似乎想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。
然而终究不敢在天威日隆的大汉天子跟前,对这位新晋的龙骧中郎说三道四、言语相讥。
“赵中郎的意思,魏寇准备了鼓风之物?”陈祗恍然大悟,能预测风向的奇人何其罕见,魏寇军中怎会刚好就有一人?
“自然如此。”赵广颔首。
一众臣僚顿时左顾右盼,议论纷纷。
刘禅也不在意赵广与亭下臣僚发生的小插曲,只将目光一直放在渭水战场上。
到了此时,大汉横江的几十艘船只上,火势终于小了下来。
稍顷,大火彻底熄灭。
应是膏油等燃火之物已经烧尽。
“陛下,何以我大汉舟船上的火全部熄灭?”陈祗惊愕相问,“难道是被魏寇抢船扑灭?”
众人再次一惊。
赵广听着众人议论,再次出言:
“诸位难道还看不出来,魏寇船上皆是草人?”
都是草人?部分人为之愕然。
协助虎贲中郎将管理虎贲档案的节从侍郎则是眼前一亮,建策提议:
“龙骧中郎是说,魏寇那火船上都是草人?
“既如此,何不速命我大汉将士乘舟将那草人掀入渭水?
“如此,岂不轻易就能将那大火扑灭?”
闻听此策,亭下不少人思索片刻后纷纷附议,还有人问,是不是宗预与守桥将士们没有做好准备。
刘禅不由看向那位节从侍郎,神色诚恳认真:
“李节从,朕赐你一套盆领铠,一套锁子甲,你可即刻驰马下塬,请右中郎将分你钩拒、长斧,载你去灭火。
“若能抢在敌船火势变小前,成功挑走几个草人,必能激烈军心,灭贼士气。
“朕以先登之功赏你,钱百万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