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四章:嫌价高你倒是砍价啊,砍我作甚?!(2 / 5)

加入书签

;  朕偏不吃这一套!

    朕不仅不招安,还要增兵进剿!

    张燕此举不仅激怒了远在雒阳的天子,就连黑山贼内部也犯了众怒。

    坚决反叛者指责他忘了张牛角的血仇,想当朝廷的走狗。

    而有心归降者见他这个大渠帅都屡次请降,更是心思浮动。

    此前盘踞泰山的泰山贼臧霸、孙观等人,抓住时机归顺朝廷后是何等风光?

    大渠帅臧霸封了关内侯,其下一众渠帅也都得了爵位,如今皆在朝廷最精锐的中军效力!

    不过,真正促成陶升这等张燕心腹都动摇的,还是雒阳的天子和贾诩的手段。

    贾诩谏言天子,不当对黑山贼赶尽杀绝,认为这样非仁君所为,是用兵的“下策”。

    天子既深恨张燕,问罪其一人即可。

    刘辩本以为贾诩转了性子,谁知贾诩献上了更狠毒的“上策”。

    颁下悬赏令,生擒张燕投降者,赏五十金,仅免除死罪。

    而献上张燕首级者,赏五百金,封千户乡侯!

    并且此前所有罪行,一概既往不咎!

    这道悬赏,无异于明告天下,天子不要活着的张燕,天子只要他死!

    自这道悬赏令颁布后,张燕几乎没睡过好觉,甚至都不敢饮酒了,唯恐醉后丢了脑袋,对麾下渠帅更是处处提防,信任荡然无存,各部矛盾重重。

    不过张燕的脑袋只有一颗,山上的渠帅却众多。

    贾诩又添一策,每带两万人下山归降,封百户关内侯,免罪。

    带十万人下山,封五百户亭侯。

    对于只有数百数千部众的小头目,贾诩也留了生路。

    按归降人数赏赐小头目钱财,被裹挟的百姓各归原籍,发还耕田农具。

    整个黑山贼,算上老弱妇孺亦不过三四十万,朝廷不吝用三、四个五百户亭侯的爵位,换取黑山贼的覆灭。

    而后不时有小股人马冒险从险僻小径下山,但各大隘口皆由张燕心腹把守,故而无渠帅能率部成规模归降。

    然而张燕高估了这些心腹的忠心,本就厌恶贼名的陶升,自然不愿错过机会。

    几番书信往来后,今日应承亲身下山,与董卓会面洽谈归降事宜。

    至于担心董卓将他趁机拿下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