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三章:你田家祖宗十八代的脸都让(1 / 5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确定了盐铁官营之事以及在各郡设立郡都尉一事,刘辩也暂时没有什么其他要推行的政令了。

    或者说,这两条政令都是在为将来的政令铺路。

    郡守们失去了盐铁暴利,又失去了兵权,就成了他砧板上的鱼肉。...

    洛阳一战大捷,姜维的威名响彻四方。然而,他深知这场胜利只是蜀汉复兴之路上的一块基石。面对魏国虽已割地求和,但其根基尚存,司马昭仍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。与此同时,吴国虽出兵北伐,却始终抱有私心,未能全力配合蜀汉的战略部署。三国局势依旧复杂多变,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。

    ###筹划下一步行动

    回到成都后,姜维并未急于庆祝胜利,而是迅速召集众将与谋士商讨后续计划。他首先对当前局势进行了全面分析:“魏国虽然暂时屈服,但其主力犹存,尤其是许昌一带防御严密,若不趁胜追击,恐怕他们会重新集结力量反扑。而吴国方面,孙皓表面上答应合作,实则按兵不动,甚至暗中窥探我军虚实。我们必须提防他们趁机渔利。”

    随后,姜维提出了新的战略构想:“接下来,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削弱魏国实力,同时稳固蜀汉在中原的地位。为此,我建议采取‘三路并进’之策:一路由我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逼许昌,迫使司马昭无暇分身;另一路由诸葛瞻统领水军沿黄河继续向东推进,牵制魏军北部防线;第三路则由李平联合鲜卑部落,从侧翼骚扰魏军后方,切断其粮道补给。”

    此计一出,众将纷纷点头称善。廖化却皱眉问道:“丞相,此计虽妙,但是否过于分散兵力?万一魏军集中优势兵力反击某一路,后果如何?”姜维微微一笑,答道:“廖将军不必担忧。我们并非真正分兵,而是利用声东击西之法迷惑敌军。真正的主战场仍在陆上,水军和鲜卑骑兵只是辅助攻势,用以牵制敌人兵力。只要各路人马紧密配合,定能取得全胜。”

    ###派遣使者巩固联盟

    为了确保吴国不会坐收渔翁之利,姜维决定派遣一名得力干将前往江东,加强与吴国的联络。他最终选择了邓芝,这位老练的外交官曾多次出使吴国,深得孙权信任。临行前,姜维特意叮嘱道:“邓将军,你此去江东,不仅要提醒孙皓履行盟约,还要试探他的真实意图。如果发现吴国有异动,务必及时回报。”

    邓芝领命而去,日夜兼程赶往建业。一路上,他不断思考如何说服孙皓真心合作。抵达江东后,他先是拜见了孙皓,呈上刘禅亲笔书写的盟约信件,然后详细阐述了当前局势以及联合抗魏的重要性。然而,孙皓听后并未立即表态,而是反复询问蜀军的具体部署情况,显然对此次合作仍有疑虑。

    邓芝心中暗叹,但他并未流露丝毫不满,而是巧妙地回应道:“大王,魏国如今已是强弩之末,若我们两家能够齐心协力,必能将其彻底击败。届时,中原之地尽归我两国所有,何乐而不为?至于细节问题,丞相早已做好周密安排,绝不会让大王吃亏。”

    孙皓沉吟片刻,终于勉强答应出兵相助,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