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三章:今得相随,大称平生,虽肝(1 / 4)

加入书签

    唉,开会,开不完的会。

    嘉德殿中,刘辩看着太子家令田丰以及太子率更令沮授为他整理出的事务清单,听着朝臣们的议论声,突然有些颓废和疲惫。

    人的这根弦,绷得太紧了是会断的,所以休沐是必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刘辩又不想把自己变成累死在案牍和军营里的丞相,他还想着至少活到五六十岁,然后再禅位给自己的儿子,也算是为后世儿孙做个榜样,减少后世父子间的权力矛盾呢。

    只是这些时日实在是容不得他休息,受禅登基之事已定,封赏之事还未定下,征召的那么多军队是就地解散还是继续扩充中央的禁军。

    除这些外,刘辩登基后需要改动的官制也有不少,许多职能部门的权力需要削减,也需要提拔一些足以起到监督和制衡作用的职能部门,六部尚书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。

    从前总以为穿越者手握答案直接抄作业就完事了,真的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许多制度不是套公式就行的。

    军机处和内阁当真就比三省六部更有利于天子集权吗?

    不,那只是前一个被用于中央集权的制度被朝臣们腐蚀,无法再起到为天子集权的作用,因为淘汰旧制度更换新制度,但若说后者比前者高明到哪里去,也未必尽然。

    至于科举......呵,这年头能读书的有几家寒门子弟?

    就算是所谓的寒门子弟,要么也是家道中落的世家豪门,要么也是吃得饱穿得暖的富农良家子。

    科举,通过考试的怕也全部是世家豪门,哪里能有多少寒门子弟呢?

    而且一旦实行科举制,恐怕凉州、交州、并州、扬州南部诸郡以及益州南部诸郡会受到更大的打压,连饭都未必能吃饱的人家,每日面临北狄南蛮的侵扰,哪里有多少人能读书识字甚至考取功名的呢?

    恐怕还不如察举举荐上来的孝廉人数多呢,若是额外给予这些地方在科举上的优惠政策,恐怕中原各郡的士人又要不满了,反而要进一步加剧矛盾和冲突,还不如暂时继续执行察举制呢。

    至于印刷术.......度田令完成前,他敢推出印刷术,那这大汉恐怕就真要爆了。

    倒是纸张的改进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“殿下,殿下?”

    御史中丞张昭大声唤了几句,将不知何时进入了梦乡的太子唤醒。

    趴伏在桌案上的刘辩茫然地抬起头,涣散的目光渐渐聚焦,看向纷纷将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的群臣,大脑重新运转起来,想起了方才是在商议在凉州,并州增加几营兵马驻守的事务,不由露出一抹歉意的笑容,道:“是孤的

    错,方才议到哪里了?”

  &n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