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2章 赶不上趟又不甘心的姜记者(3 / 6)
nbsp; 「明天下午吧,明天下午我原本打算割完看看给家里打场的,既然这样就过去给你丈人家里割了。
还是那句话,让提前把地里的梗子平了,不然我收割机进地割一半割不了,耽误时间就不好了。」
这样的事情这两天也发生过,队里有人找李龙割麦子,李龙就提前说好让对方把地里的梗子平了,不然收割机过梗子的时候割不到,会把麦子压掉的。
结果就有人把这个当耳旁风不在意,李龙在收割的时候连碰到两个梗子,把他气的直接发起了脾气,人家还只能陪着笑赶紧去平梗子。
有些人是坏,有些人是懒,还有些人属于上一世网络上常说的那种,智商不够,托社会主义的福给好好生下来且平安长大了。
放旧社会都是活不下来的。
听不懂人话嘛。
陶大强自然知道什麽该做什麽不该做,急忙答应下来,然后骑着自行车去给老丈人家说去了。
李龙这边按部就班天天开着拖拉机去收割麦子。队里不少人家乾脆就不割了,就等着李龙过去给割了然后捆。
谁都知道割麦辛苦,队里人因为李龙去年和今年搞出来的几个大活,加上本身土地面积比较多,所以相对而言比其他村里人要有钱一些。
因此每亩地两块钱的收割费在他们看来并不算贵,能省下不少时间,还能不用那麽辛苦,何乐而不为呢?
只有一些老人骂用了收割机的孩子和亲戚是败家子,才吃上几天饱饭就开始想着偷懒了,想想他们当年是如何如何的辛苦。
这样的话传到李建国耳朵里后,李建国在麦场上就骂开了:
「辛苦个捶子!当初这队是我们建起来的,地是我们开出来的,井是我们打出来的。最初的地窝子也是我们挖出来的,就连条田梗子丶农渠也是我们组织挖出来的。
这帮老家伙别看年纪大,大多来的都晚,辛苦啥?老家有这麽多地吗?那一亩三分地还用着着辛苦?又不是在上面绣花!一个个倚老卖老,看看敢不敢当着我面说这些话?」当然是不敢的。毕竟李建国是实实在在的真的队里的元老,建村的那些人和他关系都不错,知道李龙搞收割机,这些人也乐意帮忙。
他们是真正的建村的先行者,所以对于队里有多少土地丶能开垦出多少土地心里很清楚,也非常明白,以后机械化种地是大趋势,不然就凭队里这三百多号人,要纯用手去种几千亩地,那不得累死?
看不透这一点的就是老古董,以后慢慢跟不上时代,就只能跟在后面捡别人剩下的吃,反正想挣大钱肯定是挣不到,毕竟没那个敏感性。
第二天下午,李龙去给杨苹苹娘家割麦子的时候,乡里的宣传干事姜至瑜骑着自行车追到了地里。她是先去的四小队,找到李家,得知李龙去了三小队杨家割麦子,便又赶到了杨家,然后由杨苹苹的妈带着到了地里。
杨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