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6章 天热了该回家了(2 / 6)

加入书签

李龙给了波拉提五百块钱。

    「这麽多?」波拉提倒是没想到这两袋贝母能卖这麽多钱。

    「嗯,」李龙笑笑,「比较乾净,而且晒过的。」

    「那给你。」波拉提从中抽出一张大团绪递给李龙,「换一笼子酒!这麽多的话,我得请大家喝酒呢!对了,肉也来一些!这是什麽肉?」

    「鹿肉!」

    「好好好,鹿肉好!」波拉提又抽出一张大团结给李龙,「给我来几块,熟的吗?」

    「熟的。」

    李龙找了个袋子,给他装了一些鹿肉,又提了一笼子五升的酒给他。

    「好了,走了。李龙,好朋友!」波拉提笑着提着东西翻身上马,一扬鞭子,飞驰着往东而去。

    李龙把贝母提着放进屋子里,站门口往四周看了看,再无人影,他便关了门,扣上后,准备睡觉。

    第二天清早,天刚亮李龙就爬了起来。打开门便感觉到一股子凉意。哪怕已经五月,这山里早晚的温差还是很大。

    李龙紧了紧衣服,去厕所撒了尿后,便回来洗漱。

    把炉子引起来,烧水,然后便锁门,提着个包,背着枪往林子里走去。

    这一次出来不为打猎,主要是想弄一点珍贵的食材,以后想吃就不好弄了。

    五月份,山里的羊肚菌该出来了。

    羊肚菌这种东西,对于山外的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,甚至哪怕距离北天山不过几十公里,李龙所在的村里人,大部分是真的不知道其存在,以及长什麽样子。

    信息封闭至此,还是很正常的。毕竟在没有智慧型手机以及各种网络平台信息大爆炸之前,这些信息主要还是以口口相传为主。有些东西传错的,有些东西传到某一个环节会被人人为的隐藏起来,中断了传播,那麽消息就相当于被截断了,没了。

    有些人不相信在大山里的人明知道有些东西很稀有却不拿去赚钱,这还真就是不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。

    打个最简单的比方,哈萨克牧民在二十一世纪初之前,基本上是不吃野菜不吃蘑菇的。这些东西基本上不在他们食谱范围之列。

    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的十年代,有些本地牧民还在嘲笑那些进山挖野菜的汉族人是吃草的人。

    那时候他们也不理解汉族人为什麽会吃蘑菇。在他们眼里,一公斤价值上千元,一度曾经炒到两三千元的羊肚菌,并不比几公斤洋芋或者皮芽子珍贵。

    大部分人的确是这麽看待的。

    但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而掌握这些少数信息的人,有些凭着这些信息发了财,有些根本不在意这些,所以也就让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窄。

    所谓说着无意,听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