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1章 陈兴邦要去当屠户(3 / 6)
身,后来划归沙湾。
现在想来,原来的玛县很大啊——现在都1.2万平方公里了,在清朝的时候,不得好几倍大!
安集海后来有非常着名的特产,就是辣椒。一到秋天,这里路边上到处都是晒辣椒的,还有人从这里把辣椒拉到吐鲁番去晒,毕竟这里平坦县没被开垦和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,李龙上一世还听说过,有人拉了五百吨辣椒去吐鲁番晒,结果一夜大风,五百吨辣椒全被刮没了。
损失惨重。
扯远了。这里饭馆主营也是面,李龙要了一个拌面吃了之后,给拖拉机加了水,然后继续往前开。
等到石城的时候,太阳已经西斜,李龙也感觉到了累,他打算今天不回玛县了,直接开到大院子里,在这里过夜,明天再把树苗子拉回去种上。
时间还来得及。
一路上李龙其实都挺谨慎的,只不过和他想像的不一样,并没有出现什麽拦路抢钱抢东西的。是秩序变好了,还是坏人被抓了?
到玛县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落山了,李龙看着熟悉的场景,还有点感慨。
以前小的时候,经过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,从一个熟悉的场景到一个陌生的场景,感觉还挺神奇。
而随着后来科技发达,交通便利,早上在北疆,乘飞机下午就能到海边,那种神奇的感觉也慢慢消失了。
现在这种感觉似乎又出现了。早上还在奎屯农机厂和杜厂长讨论收割机的事情,下午就已经到了玛县。
这时代的有些老人,终其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县甚至一个乡的范围内活动,没出过县域,更别提到更远的地方了。
李龙隐约记得上一世到自己五十多岁的时候,村里还有人没坐过火车,没坐过飞机的人更多。
而村里成立了合作社,把农人解放出来,手里有了点闲钱后,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专门跑去石城火车站乘火车去到乌城,再由乌城乘汽车坐回来,就是为了体验一下坐火车的感觉。
那时候网际网路让人们认识了世界,感觉国外同时同步发生的事情就在手机丶电脑上出现,似乎世界真是一个村,但真正在步行丈量这个世界的人,又有多少呢?
在大肉食堂李龙吃了一个汤饭后,又买了十个包子带着回了大院。
这时候顾晓霞也才下班,她到大院门口的时候,李龙也才打开门,开着拖拉机往里进。
顾晓霞看着拖拉机要进院子,先是吓了一跳,随后就看着开拖拉机的人身影很熟悉,骑着自行车追到院子里一看是李龙,她笑了。
「你这是从哪里过来?」顾晓霞撑好车子问道。
「从奎屯,这树苗子就是奎屯拉回来的。」李龙一边说,一边从车厢里取下来包子说道:
「来,吃点包子吧。晚上也别做饭了。」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