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2章 一个也是放一群也是赶,走着吧(3 / 6)

加入书签

; 东西卸下,哈里木给七十六号擦了汗,喂了饲料,李龙则进屋喝了奶茶。

    哈里木的母亲笑着看着李龙,嘴里说着什麽,李龙也不知道她在说啥,便只好笑着连连点头。哈里木的妻子给李龙端上奶茶的时候忍不住在笑,李龙知道自己可能出洋相了。

    不过无所谓,关系很好,笑话就笑话吧。

    哈里木弯腰进来的时候,纳森正问着李龙一些问题。

    比如电影,比如《少林寺》,比如武打之类的。纳森这一年汉语有了长足的进步,能初步交流,而且说的挺清楚的。

    这让李龙都觉得惊讶。孩子的时候学语言比大人快得多。

    「《少林寺》是一部电影,就是从一个机器里,嗯,和这个收音机类似的机器里放出来画面,投到白布上……」

    李龙用纳森他们尽可能听懂的方式讲解着。

    去年《少林寺》已经上映了,李龙没时间去看,他甚至都不知道具体的上映时间。虽然去过几次文化宫,但都是去买各种票,根本没想过看电影。

    对文化宫的印象,李龙就停留在放录相丶「小蜜蜂」游戏机丶卖瓜子等事物上,还是好几年后的。

    有空了是不是可以和顾晓霞一起去看看电影?毕竟像《少林寺》这麽经典的电影,在这西北小城肯定是会放很长时间的,说不定还能看到。

    纳森是无法想像电影是怎麽播放的。就跟后世大山里许多孩子无法理解电脑的运行一样。

    「以后等下了山到了县城,我请你们看电影。」李龙最后只好这样说。

    纳森的奶奶说了几句话。

    哈里木翻译着:

    「我妈妈说,收音机是好东西,让孩子们知道了外面的许多事情,他们想去外面看看,是好事。但收音机也是不好的东西,因为他会破坏我们哈萨克牧民的传统,纳森他们长大了说不定就不想在山里呆了。」

    李龙沉默,这是不可避免的。为了便于管理,也方便牧民的生活,十几年后,北疆各地开始搞定居兴牧,山里的游牧民族逐渐改变生活方式,在山下有自己的大院子,牲畜虽然可以流转着放,但老人小孩就生活在山下了。有些人甚至不再转场,开始圈养牛羊,料羊就越来越多。

     客观上是生活方式的进步,毕竟这样小孩子就可以就近上学,老人就医也方便。但游牧民族的许多传统也就慢慢消失掉了。

    无所谓对错,这个没办法衡量——毕竟每个人心头的秤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李龙转换了话题:

    「哈里木,呆会儿给我搬一捆草,我再带些盐,我准备去木屋那里住两天,方便打猎。」

    「好。」哈里木就回了一个字,然后接过妻子递过来的奶茶喝了一口,然后突然问道:

&nbs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