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心里存的大事件(2 / 6)
子,但免去了割麦子的过程,至少省去了很大一部分劳动量——割麦子真是阴影啊。
而且他记得这种收割机其实并不复杂,就像链锯一样的一圈刀头,用小四轮皮带带动。
如果去农机厂给人提供一下思路,应该能让人做出来吧?
李龙是这麽想的,毕竟那些人是专家,而且农机厂现在农机也是需要销路的。如果搞出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农机来,农机厂的利润也会很高。
不光是这个,李龙还记得后世不少比较方便的农具,他其实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一点点搞出来——只是自己好像没有这方面的人脉。
要不要找李向前或者其他人问问?入个股啥的,自己提供思路,可以分钱嘛。
哦,想远了。
「买拖拉机?那可不便宜啊!」李建国面色凝重,「一辆拖拉机咋也得五六千,马车大点儿的更贵。明年你还要盖房子结婚,那钱能够?我这里还有一些……」
「大哥,我这钱应该差不多。这还有几个月时间哩,还能挣一些。」李龙急忙摆手,「钱方面你不担心,就是这开拖拉机要执照。到时大哥你也学一下,我不进山,那在家里这拖拉机就你开,农活啥的,拖拉机比马车强。」
「那倒是。」李建国自然明白这个道理,「真要有拖拉机的话,打场可就轻松多了。马车拉着滚子,那可比拖拉机要慢的多,就是费油。」
「那能费多少?」李龙笑笑,「现在油价也不贵。」
这年头买拖拉机的人都会买个油桶,一百八十升的那种铁皮大圆桶,有钱的还会备一个抽油机,没钱的就是弄根软管。然后还要备小油桶,从大油桶里把油抽出来倒进拖拉机里。
这年头的拖拉机手,没几个没喝过柴油的,那味道——呵呵。
不过这年头的柴油的确便宜,不到一块钱一升,但购买的时候还需要开介绍信,私人一般是买不了。不过明年就不一样了,生产队的拖拉机一旦分给了私人,那私人买柴油就慢慢放开了。
所以李龙并不担心买不到油,也不担心买不到拖拉机——改革开放,无论是国企还是机关,都得慢慢适应这个过程。
「明年可能队里的地也要承包给私人。」李龙又继续说道,「到时真要把拖拉机买了,能弄出来收割机,咱家里可以多承包一些地。」
这边生产队第一轮土地承包是十五年,八三年到九七年,第二轮土地承包从九八年到二零二七年,延续时间是三十年,其实也就是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的地,后面三十年不变,增人不增地,减人不减地。
李龙所在的生产队因为荒地面积比较大,后来基本上都开发出来,所以每个人的口粮田加承包地平均在十五亩左右。这就奠定了到二零一几年开始大规模土地进入合作社,分红会有好几万甚至更多的基础。
到那个时候,再向外承包土地,那就只能一年一包,几乎没有集体和个人会一下子把自己的土地一下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