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刘山民的心思(1 / 7)
刘山民接到侄子的电话后,并没有意外。
和李龙虽然只见了三面,但他觉得这个年轻人很聪明,很能把握住事情的关键。
自己的侄子做事中规中矩,优点是在目前这个复杂的环境下(跨国)不至于出事,缺点也很明显,不好变通。
有些需要打通关节的渠道,他走不到这一步。
至于另外那个比较聪明的侄子,他不敢叫过来,是因为那个容易乱来,同样是这样复杂的环境下,他有可能把握不住度,说不定就会成为被镇压的对象。
所以让刘高楼做这件事情,虽然赚得有限,但稳妥。
刘山民在那边已经稳定了一定的势力,能够源源不断的把国内需要的一些重要零件、器械等东西通过正常渠道运回去,但他在那边需要的,可也不仅仅是钱。
虽然那个老大帝国还有几年才会垮掉,但是就在目前,它已经展现出了一些混乱的迹象。
在它的欧洲部份,吃不起饭的情况已经频频出现,而哈国虽然是农业国,但轻工业制品还是很缺的。或者说本身这个老大帝国的轻工业体系就不很健全,所以从目前的角度来看,什么都缺。
虽然在那边也缺美元,但从黑市是能搞到的,白这些生活物资也能搞到,但价格奇高,通货膨胀一直在持续。
所以刘山民需要那三车作为引子,以后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东西。
但现在,能拿到三车,说明他有渠道,就这一点来说,他和李龙是有合作基础的,而且希望继续和李龙合作下去。
这也是双赢。
从这里拓展开去,刘山民已经开始想着现在这边缺的,国内有的都有些什么东西了。
而换了一个思路后他发现,原来自己是没基础,所以在那边打拼了几年,走的是用钱换东西的路子。
但如果现在的角度去走,就用国内普通的生活用品拉到那边去,然后再换成国内需要的那些物资——其实那些东西,至少在明面上是不允许运到中国的。
但这个时候的边境管控,物资管控已经不是表面上的那么严格的。
生活物资的缺乏让一些人开始钻空子,而管控的那些人拿到一些好处后,对一些事情也视而不见。
没办法,都要生活。
现在还算好的,等那个老大帝国倒下去后,那个时候才叫混乱呢。
刘山民自己也没意识到,在李龙这个变量出现后,他即将踏上一个和正常历史轨迹完全不同的路子。
而因为拥有了物资,他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