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李娟的人生已经变了(5 / 6)
。
李龙又回到了县里,这段时间街上挺热闹的。考到县一中的学生不少,许多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会在县里把一些生活物品买齐,回去的时候又会带一些家里需要的回去。
甚至于李龙的收购站也迎来一波卖家潮。上高中是要交学费的,有些人才交了公粮,余粮还没卖掉,家里钱不够,就把一些存货拿出来到收购站卖掉,给娃娃交了学费,留了吃饭钱。
李娟每个星期的钱是十块钱,李建国打问过,主要是吃喝和一些临时性开支,这是够了的。李龙给她的钱她自己拿着,算是应急的。
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六下午,李龙去接李娟回家。因为要送行李,开学的时候李龙送的李娟,李娟就没骑自行车,她打算这个星期天下午自己骑自行车去学校,这样以后每个周末就能自己回家了。
偶尔有不方便的时候,她才打算去李龙家里。
李龙原打算在县里带她吃个饭再回去,李娟坚持要回。
回的路上,李娟嘴就没停,一直在和李龙说着学校的事情。
“杨凤华,家是六户地的,比较远啊,两个星期才回一趟。她每天早上就吃炒面。就是去水房打开水,然后把炒面放碗里,用开水一冲,直接搅一搅,跟糊糊一样。
就那个炒面她还不放多,然后就着自己带的咸菜就是一顿早饭了。”
“还有韩英子,家是北五岔的,也带了咸菜,不光早上吃,晚上也吃,就中午一顿在学校买饭,我觉得她都营养不良了,瘦瘦的……”
“高二高三的学生真刻苦,早上起得早得很,出早操的时候他们已经背过一阵子书了。晚上晚自习结束,还有人拿着手电在床上看书。”
“也有喜欢玩的,有人在学校外面租了房子,自己做饭吃,我们学校边上就有人种菜,去人家菜地里买一些,有些还偷一些菜回来自己水煮着,没啥油……”
“我们聊天的时候知道,有些人在县里住着,生活也不咋好。一家一个月就六公斤肉票,还是带骨头的。一顿饺子能吃掉半个月的肉,要好几个月才能吃一顿饺子……以前不咋觉得,现在才知道,咱们家生活好的多啊……”
李龙一边听一边想着李娟说的炒面,这可不是饭馆里用菜炒面条的那个炒面,是炒面粉,志愿军吃的那种,当然比那个要好一些。
那玩意儿才是现在许多人家庭早上比较普遍吃的东西。就是把面粉在锅里用荤油小火炒,一直炒得黄黄的盛出来,吃的时候舀一勺放碗里,用开水冲开成糊糊,类似于某些地方的油茶。
这年头,城市里一些家里生活一样不怎么样。毕竟物资还没那么丰富,一家哪怕双职工,工资要供养一家子,再加上上学的孩子,也是紧紧巴巴的。
所以李龙虽然对二哥、姐夫的行为有点看不上,但能理解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