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三个“自己”(2 / 5)

加入书签

花坊路,

    在一面红彤彤的胡同里——胡同的墙用红砖砌的,并且没有封墙皮——他找到了121号。

    从进胡同开始,他便主动释放了感知,再次确认没有盯梢、屋里没人之后,他将信封从门缝里塞了进去,然后极自然的离开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被黄昏最后一抹霞光映照,郭开鸣身子晃悠的往自己家里走。

    不是悠闲的晃悠,是饿得人发飘的晃悠。

    他原本是个抄字先生,自从投稿报纸,领了还不错的稿费后,便不再抄字了,见人就说自己是个正经作家。

    但是,往后他再投稿,投二三十份,能过一篇稿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稿费养自己都难,但他又放不下身段,重新去巷口开摊揽抄字的营生。

    “茶楼泡了一下午,烟头都捡不到根长的。”郭开鸣划了根火柴,点着了好不容易顺来的,只剩下极短一截的烟屁股,贪婪的吸了一口。

    开门,进屋,郭开鸣瞧见屋里躺着个信封。

    他拆开一看,是一篇文稿。

    稿子里的文章是“卖水人”。

    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便知道这篇文章通过投稿的概率很大。

    “谁把文章寄我家里了?”

    他又往信封里看了看,是一张纸条——你如果还想收到后续稿件……

    “用白杨的笔名,不能修改内容?瞧得起我,这让我改我也改不了啊。”郭开鸣只是放不下身段开摊,但投了那么多次稿,对自己的水平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“有钱了,这篇文章,能换不少稿费。”

    郭开明兴奋之余,忽然又想到什么。

    “对了,上次老杨喝酒的时候透露了,说他以前能在家里接到莫名的信封,里头装着文章……然后才阔起来的……我这和老杨一样……好运到了!?”

    他激动得重新写了一封投稿信,没顾着自己肚饿,带着信走上了去报社的路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新的一天,周玄起得依旧很早,先去了门房看报纸。

    《太平商报》里,没有他刊登的文章,但他却在另外一份报纸里,找到了血井会的集会暗语。

    “买了七百五十块的筹码,打算博一个未来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,在三份报纸的不同文章里,都有出现。

  &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