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 罪恶都市文中的早死炮灰26(2 / 2)
实对比间,像是能让人听到雨声落在伞面和地面的声音,甚至能感受到雨夜的微凉。”
贾斯珀站在她身边,灰色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惊喜,像是找到了知音。
他一直觉得这幅画的精髓在于“氛围的传递”
,却很少有人能如此精准地捕捉到——大多数人只会夸赞色彩的搭配,却忽略了光影背后的情绪。
“你很懂光影,”
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,“尤其是对‘情绪光影’的理解,很敏锐。”
他没有说的是,这幅画正是他三年前的作品,当时他刚经历母亲离世的痛苦,独自在画室待了一个夜,创作了这幅画,却一直没敢标注作者,怕别人读懂画里的脆弱。
“其实我只是更关注‘细节里的情绪’,”
林观潮转过身,看着贾斯珀,语气认真,“比如这幅画里的雨伞,它不是简单的道具,而是‘孤独’的象征——或许是有人忘记带走,或许是特意留下,这种留白让画面有了故事感。
就像东方水墨里的‘飞白’,看似空白,实则藏着更多想象空间。”
贾斯珀的心猛地一震。
他创作这幅画时,确实想通过雨伞传递“孤独”
的情绪,却从未与人说起过。
而林观潮,仅仅通过观察,就读懂了他藏在画面里的心思。
这种灵魂层面的共鸣,让他觉得既惊讶又温暖。
他突然想起,自己少年时曾读过一法国诗人的小诗:“当风读懂了花的摇曳,当光看懂了影的徘徊,当你眼中的星,恰好落在我心底的海——那便是命运的留白。”
那时的他,对这种浪漫的诗句不以为然,觉得太过矫情。
可此刻,看着眼前的林观潮,那些尘封的句子突然变得生动起来,像是为她量身定做。
他看着她认真谈论艺术的侧脸,心里某个坚硬的角落,正被这份共鸣悄悄融化。
两人的对话吸引了周围几位艺术家的注意。
一位头花白、戴着圆框眼镜的老画家走了过来,手里还拿着一支沾着颜料的画笔。
他看着林观潮,眼神里满是好奇:“这位小姐是?贾斯珀,你怎么不介绍介绍?”
“这位是林观潮小姐,来自中国的画家,”
贾斯珀介绍道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,“她对光影和色彩的理解,很有自己的想法。”
接着,他又转向林观潮,“这位是马库斯先生,圣萨本地很有名的风景画家,擅长用色彩表现情绪,他的《阿尔卑斯的雪》在去年的国家美术馆展出过,你应该看过相关报道。”
马库斯笑着摆了摆手,语气谦逊:“都是过去的事了。”
他打量着林观潮,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画夹上,笑着说:“噢,原来你就是贾斯珀之前提到的‘有灵气的东方画家’。
刚才听你点评这幅画,很有见地,尤其是对‘情绪留白’的理解,很独特。
不知道你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吗?我们都很想看看东方艺术家眼中的圣萨,肯定和我们这些本地人的视角不一样。”
周围的艺术家们也纷纷附和,眼神里满是期待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