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1章 罪恶都市文中的早死炮灰21(1 / 2)
托比是个极其称职的导游。
他没有带林观潮去圣萨那些游客扎堆的热门景点,反而熟门熟路地领着她钻进了老城区纵横交错的小巷。
那些藏在繁华表象背后的市井角落,没有精致的橱窗,没有喧嚣的叫卖,却藏着这座城市最鲜活的灵魂。
他们走过铺着青石板的窄巷,墙壁上爬满了紫色的三角梅,花瓣落在肩头,带着淡淡的清香;路过一家开了三十年的面包店,店主是位头花白的老奶奶。
林观潮背着帆布包,手里拿着相机,时不时停下脚步,按下快门。
她拍下巷口下棋的老人,他们皱着眉头思考的模样格外认真;拍下市集里给孩子买糖果的母亲,眼神里满是温柔;拍下墙角晒太阳的猫,慵懒地蜷缩着,尾巴轻轻晃动。
林观潮不停地按动快门,这些细碎的画面,没有刻意的构图,却满是圣萨最真实的模样——不是旅游手册上的精致,而是市井生活里的烟火气。
“你好像很喜欢拍照?”
托比看着她不停按快门的样子,好奇地问。
他很少见有人会对这些“不起眼”
的场景如此着迷,大部分游客只会对着纪念碑和网红建筑拍照。
“嗯,我觉得摄影和绘画是相通的,”
林观潮笑着说,调出刚才拍的照片给他看,屏幕里的画面鲜活而生动。
“有时候看到喜欢的画面,会先拍下来,等回去再慢慢琢磨怎么画进作品里。
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,比任何灵感都更有力量。”
托比看着照片里的画面,又看了看林观潮眼里的光芒,心里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契合感。
他在市井里摸爬滚打,所以熟悉这里的每一个摊位、每一条小巷,而林观潮,总能精准地捕捉到这些场景里最动人的细节,仿佛她也早已融入了这里的生活,能看懂这些市井画面里藏着的情绪。
逛到中午,托比带林观潮去了一家藏在巷子里的中餐馆。
餐馆的门脸不大,红色的招牌上写着“好运来”
三个中文大字,旁边用英文标注着“esefood”
。
推开门,暖黄的灯光扑面而来,墙上挂着几盏红灯笼,角落里的音响播放着轻柔的中文民谣,空气里弥漫着酱油和香料的味道,瞬间驱散了陌生城市的疏离感。
店里只有五六张桌子,大多空着。
等待上菜的间隙,林观潮忍不住问起托比的过去:“你好像对这里特别熟悉,你是从小就生活在圣萨吗?”
托比握着水杯的手顿了一下,眼神渐渐飘向窗外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:“不是,我老家在圣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,叫威斯特维尔。
那里全是工厂,空气里永远飘着煤烟味,我爸妈都是工厂里的工人,一辈子都在流水线前重复同一个动作。”
“家里孩子多,五个兄弟姐妹,我是老三。
你知道的,那种小地方,‘红脖子’家庭都这样——男人靠喝酒泄压力,女人靠隐忍维持家庭。
我爸脾气不好,每次工资或者喝醉了,就会打骂我妈,有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劝架,也会被他一起打。
我妈性格软弱,只会抱着我妹哭,从来不敢反抗。”
林观潮静静地听着,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感受。
她知道“红脖子”
在西方语境里的含义——指那些生活在乡村、教育程度不高、经济条件差的白人,他们往往被困在世代相传的贫困里,看不到未来。
他顿了顿,声音压得更低,“我从小就觉得家里待不下去,所以十五岁那年,偷了家里的钱,一个人坐火车来的圣萨。”
他的声音很平静,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,可林观潮能听出其中的苦涩。
她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