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章 感谢我的女朋友(求保底月票(3 / 6)
随后,她调用频谱分析工具,试图解析其中隐藏的结构。结果令人震惊:这段看似随意的气息波动,竟包含完整的语法逻辑与情感编码,类似于某种失落文明的口传史诗。
更诡异的是,当她把这段音频反向播放时,竟清晰地浮现出一句话:
“他们不是死了,他们只是换了频率活着。”
苏晴浑身一颤。
这句话,她在林婉的手稿里见过无数次,但从未真正理解它的含义。现在她懂了??所谓死亡,并非终结,而是一次频率迁移。那些我们以为永远失去的人,其实仍在某个声波维度中持续震荡,等待有人调准频道,重新接通。
而“静流”,从来就不只是一个音乐分享平台。
它是“频率调谐器”。
是活人与逝者之间,唯一尚未断裂的桥梁。
她猛地想起三天前那个盲童小禾上传的口琴曲。为什么系统会检测到“区域性共鸣扩散效应”?为什么影响半径恰好是17公里?
因为那个旋律,无意中触发了一个古老的安抚频率??专为安抚游离在外的记忆残响设计的安魂调。
林婉早就建立了这套体系。
她用三年时间,把自己变成了一枚种子,撒进全球千万普通人的心跳与呼吸之中。
而现在,它开始发芽了。
苏晴迅速整理思路,打开直播推流界面,新建了一场名为《如何不靠耳朵去听》的秘密通道。这场直播没有标题封面,不对外公开,仅限系统自动邀请的特定用户加入??那些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,曾产生异常脑电波同步现象的个体。
不到五分钟,接入人数已达三千二百人。
他们来自三十多个国家,职业各异:聋哑学校的音乐老师、临终关怀护士、地震幸存者、失眠症患者、甚至一名刚经历流产的母亲。
苏晴没有说话,只是播放那段反向解码后的音频,并附上文字说明:“请闭上眼睛,感受它穿过你的身体。如果你感觉到任何异样??冷热交替、心跳加速、眼前闪现陌生画面??请在聊天框输入一个词:我听见了。”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。
起初无人回应。
直到第十三分钟,第一条消息跳出:
>【京都?古寺住持】我听见了??我看见母亲在厨房煮红豆汤,那是她去世前最后一顿饭。
紧接着:
>【冰岛?极光观测员】我听见了??雪地里有个孩子在笑,但我身边根本没人。
>【云南?山区教师】我听见了??是我十年前失踪的学生,他在唱歌。
>【柏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