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2章 第五特区的硬件实力(3 / 4)

加入书签

…”

他看了一眼关翡,得到默许后继续说道,“《框架协议》的法律效力由骠国中央政府背书,同时,我们特区防卫军的存在,就是确保协议条款得到严格执行、保障区内所有企业和人员安全的最坚实基础。

我们有能力,也有决心,应对任何内部或外部的挑战,确保园区绝对安全,生产绝不受干扰。”

李钧微微颔,不置可否,但眼神中的审视略微放松了一些。

“关总,都不是外人,恕我直言不讳。

低空飞行器产业,尤其是evt0l,核心痛点有几个。”

“第一,供应链。

这不是简单的组装,涉及大量精密零部件、特殊材料、飞控系统和电池。

特区乃至整个骠国,目前几乎没有相关产业链配套。

所有核心部件都需要进口,物流成本和时效如何保障?关税和清关效率如何?”

“第二,人才。

我们需要的不是普通工人,是高端研人员、工程师、试飞员。

特区能提供有竞争力的生活环境吸引他们长期驻扎吗?这里的医疗、教育、甚至网络条件,能满足顶尖人才的需求吗?”

“第三,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。

evt0l的核心在于数据和算法。

在特区进行研和测试,产生的海量数据如何确保安全?我们的核心技术专利,在这里能否得到有效保护?”

“第四,空域管理。

这是最关键的。

特区拥有空域管理自主权,我们很感兴趣。

但空域如何划设?飞行规则如何制定?如何与周边国家、以及骠国中央政府的空管体系协调,避免误判和冲突?我们需要一个清晰、稳定且高效的空域管理方案。”

李钧的问题尖锐而专业,直指要害。

关翡和李刚、王猛等人成竹在胸,一一回应:

供应链:特区拥有独立的关税制定权和进出口管理权。

对于风驰项目所需的进口零部件和材料,我们可以设立‘绿色通道’,实行极简清关流程,承诺48小时内通关。

同时,在工业园区内,我们可以划出专属地块,由特区投资或与风驰合资,建设核心零部件保税仓和预处理中心,减少风驰的资金占用和物流环节。

除了明面的渠道,王猛暗示特区拥有“非常规”

但可靠的物资通道,并愿以高额违约条款担保。

人才:提出“双基地”

研模式,不追求所有顶尖人才常驻,而是将特区作为产业化、测试和应用的核心基地,同时承诺联合设立研平台。

数据与知识产权:特区将颁布专门的《数据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条例》,立法层面给予最高级别的保护。

我们可以协助风驰建立物理隔离的本地数据中心,并接受风驰指定的第三方安全机构审计。

对于侵权行为,特区司法机构将予以最严厉的打击,包括但不限于法律以及军事手段。

空域安全:我们正在制定《第五特区低空空域管理与使用办法》。

初步构想是,划设专门的‘低空飞行试验区’和‘商业化运营走廊’,建立一套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空管系统。

这套系统,可以由风驰参与设计,甚至未来共同运营。

至于与外界协调,这是我们的责任。

我们会负责与内比都以及邻国进行沟通,确保风驰的飞行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,享有最大的飞行自由。

在这方面,我们特区说话,比任何商业公司都更有分量。

郑粟保证测试空域与军事区域的绝对隔离,北斗则承诺了顶级的网络与电磁防护,甚至邀请风驰参与联合演练。

一天的实地考察和深入会谈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